第0238章 聖人(第2/2頁)

“……”

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臉色頓時變了。

學問……還新鮮……

讀書人最是崇古而不推新,用新鮮來形容學問,反倒是你蕭敬沒學問了。

弘治皇帝聞言心裏不禁犯嘀咕,新鮮的學問?即便心裏情緒起了波動,可他面上依舊不露聲色。

“你下去吧。”

“奴婢遵旨。”蕭敬笑吟吟的樣子,告退而出。

他的幹兒子站在殿門前,一直低垂著頭沒有發聲的機會,便也躡手躡腳的告退出來,一見到幹爹走遠,他匆匆忙忙追上去,壓低了聲音:“幹爹,不是說了,陛下喜歡啥,我們就喜歡啥嗎?可幹爹為何臨末了,倒打了方家一耙。”

蕭敬駐足,回眸,嚴厲的盯著他,嚴肅地問道:“什麽叫倒打一耙,咱有嗎?”

“……”

蕭敬淡淡道:“咱是在誇方繼藩呢,你懂個啥,說他有學問,也是壞事?”

“奴婢好像懂了一點。”

“懂了什麽?”蕭敬微眯著眼問道。

“想要殺人,非當著面笑,這才能繞到人身後去,給他一刀子。”

蕭敬背著手,眉頭挑了起來:“胡說八道,忠厚,才是咱的處世之道,再亂說,小心拔了你的舌。”

……

“……”

整個暖閣裏,蕩漾著讓人尷尬的氣氛。

弘治皇帝也是目瞪口呆。

這方繼藩,就已經開始講學了。

還是新鮮的學問。

這真是臉皮厚到了極致,不知天高地厚了啊。

在心裏暗自嘆了一口氣,便搖了搖頭:“這方繼藩,只是玩笑吧,不必當真。”

“是。”劉健的心情,頗為復雜。

謝遷想說什麽,最後苦笑,搖搖頭。

李東陽微微笑道:“陛下說的是。”

……

西山這裏。

來聽講的人開始增多起來。

不只是學童,事實上,王守仁沐休了兩天,他的課堂,已經開始人滿為患了。

起初的時候,是講給那些學童聽,可學童的幾個蒙師,那幾個舉人和秀才,一直在旁聽著。

越聽,越覺得這位叫王守仁的庶吉士說的話……有些怪,看似有些無理,可漸漸的,卻又覺得有理。

這般聽了半個多月,鬼使神差一般,這幾個讀書人,開始一堂不落的跑來旁聽了。

王守仁天生就是個理論家。

他的道理,總是深入淺出。

從同理之心開始,講到了大道至簡,再講到了知行合一。

一旦開始授課,他便進入了渾然忘我的境地,也懶得管下頭是不是學童,能不能接受。

漸漸的,這幾個在此教授學童啟蒙的讀書人,開始將王守仁授課的事傳了出去,倒引起了附近不少秀才來旁聽。

有人是圖個新鮮。

有人是覺得離經叛道。

前者是想湊個熱鬧,卻也被王守仁這新鮮的學問吸引了。

至少,無論你認同不認同,王守仁給了他們耳目一新的感受。

而後者,則大多抱著敵意而來,來時抱著手,冷眼看著王守仁,想抓住王守仁的論據和錯誤隨時進行反駁。

偏偏,此等秀才,哪裏是大明翰林庶吉士,歷史上數百年一出的聖人,活了三十多年,瞎琢磨了大半輩子的王守仁相比。

三言兩語,便被駁斥的啞口無言。

於是,更多想砸場子的人來了。

好在,來再多讀書人,那也只是文鬥,還不至於動起手來,在新建伯的地頭上揍新建伯的門徒,這風險已經和穿越回古代,詩興大發,來一首《沁園春·雪》的危險性系數還要高上那麽一些些,想想當著皇帝們面前,如癡如醉的吟唱著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最後一句,簡直就是點睛之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酸爽……

其實就算是動起手來,對付這些秀才,王守仁一個人,即便是赤手空拳,將幾十個秀才按在地上揍也完全足夠了,更何況,還是鬥嘴,嘴上功夫,王守仁也不是吹噓,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