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6章 鎮貴州(第2/2頁)

“少……少詹事!”

方繼藩自己都懵了。

自己不是武勛嗎?這少詹事,和武勛不沾邊啊,自己又不是科舉出來的進士?

便連劉健也已動容,挑了挑眉,很是擔憂地說道:“陛下,方繼藩非翰林,若是令其為少詹事,老臣只恐……百官議論紛紛。”

弘治皇帝背著手:“此非翰林的詹事府少詹事,而是羽林衛駐詹事府的少詹事,教授太子馬政。”

“……”

所謂的詹事府,裏頭的結構是並不復雜,有詹事和少詹事各一員,他們相當於詹事府專門負責教導太子的正副學士,所以一般只能由翰林學士來兼任。

將來,若是太子登基,則這二人,相當於是太子真正的師傅,外間人稱帝師。

就如當今吏部尚書王鰲,當初便是詹事,此後便連弘治皇帝,都敬他為師。

大明朝還從來沒有武勛,可以做少詹事的,這肯定會引來巨大的爭議。

可顯然,弘治皇帝心意已決。

方繼藩太令他動心了。

太子的教育,已經刻不容緩,可是當下的詹事楊廷和,以及少詹事王華,對太子無計可施,這二人,已是譽滿天下的大儒了,人人敬畏的清流,連他們都無計可施,那麽……這太子怎麽辦?

他未來,將要克繼大統,成為大明的主宰啊。

既然太子這小子不開竅,思來想去,似乎……每一次太子發表宏論,幾乎都和方繼藩有關,那麽,此時,弘治皇帝自覺地自己已經別無選擇,方繼藩,就你了。

獻紅薯,對軍政有獨到的看法和理解,還教授出了數個進士,這樣的人,為何不可以做詹事?

既然定了主意,那麽一切的解釋權,也就在弘治皇帝身上,他說這個少詹事是啥就是啥,不是說不是翰林,不得入東宮教導太子嗎?

那好辦,那就讓親軍之中,也立一個少詹事,這少詹事的本質,形同於上一世的助教,顯然,就相當於協助楊廷和對太子進行教育。

弘治皇帝見劉健等人面帶難色,顯然覺得到時可能無法平息百官的爭議,弘治皇帝隨即深深的看了劉健一眼,鄭重開口說道。

“劉卿家,朕自登基以來,極少破壞祖宗的定例,這是害怕如先皇帝一般,視朝政為兒戲,當初先皇帝也是避開了朝廷,廣納道人入宮,授予所謂的供奉一職,以至這些所謂的道人,將整個宮中,攪的天翻地覆,烏煙瘴氣。可此次,事涉太子,朕是一個父親,為太子尋覓良師,這是一個父親應當做的事,若朕今日能使太子多學,哪怕是學到一丁點有用的東西,朕也就能夠欣慰了。”

“老臣……明白了。”劉健看了太子一眼:“事急從權,若有爭議,老臣自會想辦法斡旋。”

謝遷還是覺得有些不妥,不過見劉健表態,卻也沒有多說什麽。

李東陽卻似乎對此,頗為看好。

“這不正是太子殿下方才所言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因而凡事,需因勢利導嗎?臣附議,方繼藩若能入獻番薯一般,使太子煥然一新,做臣子的,該喜不自勝才是。”

弘治皇帝放下了心,有劉健和李東陽二人穩住朝中的議論和口舌,此事,就再沒有什麽阻力了。

他轉而看向朱厚照,突然溫和的拍著朱厚照的肩。

“朕對你嚴厲,是為了你好,你和尋常的孩子不同,你既是太子,也是國家的儲君,朕……能活幾年哪,這江山社稷,是祖宗的。守住祖宗江山,是你的職責。可坐天下,只守江山這樣簡單嗎?”

“這天下黎民,也是維系在皇帝身上的啊,朕自認自己費了十二萬分功夫,尚且不能做到海晏河清,朕將希望放在你身上,不求你能似堯舜一般,使天下大治,可但求你能早一些懂事,將來,才能善待天下人,使他們安居樂業,這也是朕,如此苛責你,千方百計,為你謀劃的原因,你既姓朱,便當要有此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