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8章 重賞(第2/2頁)

“好了一些。”方繼藩道。

弘治皇帝溫和地道:“少年人,更要格外的愛惜自己的身體啊。”

“謝陛下關心,陛下……”

這一次,弘治皇帝沒有因為方繼藩即將而來的奉承而反感,只是微微一笑道:“還是說正事吧,事情,你們大抵是知道了,韃靼人襲錦州,更可怕的是,事先竟是密不透風,韃靼人來去如風,而今錦州危急,朕召你們來,有兩件事,這第一件……便是方繼藩,在錦州那裏有十萬軍民百姓,足足十萬人啊,他們在遼東,為咱們大明衛戍邊鎮,關外乃苦寒之地,和咱們在京裏的這些人相比,朕和你們,在這溫暖如春的殿裏,他們則是饑寒交迫,朝廷本就對不住他們,可如今呢,若不是方繼藩看穿了韃靼人的意圖,若不是歐陽志當機立斷,在錦州便宜行事,頂著巨大的壓力,這十萬人,定必葬送在韃靼人的屠刀之下。”

眾人默不作聲。

其實所有人都是震驚的。

方繼藩預言的事,發生了。

到了他們這個身份的人,是不可能相信這個世上有什麽神仙鬼怪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方繼藩此人,獨具慧眼,小小年紀,其心智,實是異於常人,用裝逼一點的話來說,此非常人也。

朱厚照滿懷希望地看著自己父皇,卻見父皇竟沒有提起自己,不禁有點小小的失望。

這到底是不是親爹呢?

明明當初是他和方繼藩一同頂著巨大的壓力的啊。

弘治皇帝朝蕭敬使了個眼色,蕭敬會意。

接著,一沓沓奏疏搬到了禦案,弘治皇帝指了指這一沓沓的奏疏,平靜地道:“這些奏疏,朕都留中不發,全是朕的禦史還有六科給事們送來的。彈劾的只是一件事,那就是太子和方繼藩矯旨,這是何其大的罪證啊……”

終於說到自己了,朱厚照恨不得淚流滿面。

可接著,弘治皇帝繼續道:“諸卿想一想,方繼藩到底頂著多大的壓力啊,倘若不是心裏懷著忠心,不是懷著對蒼生的憐憫之心,他完全可以故作不知,也不會有人責怪於他。”

“……”朱厚照有點懵,不對啊,明明方才說禦史們彈劾自己和方繼藩的,怎麽到頭來,只有方繼藩一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此時,弘治皇帝的聲音漸漸嚴厲起來:“由此可見,這忠臣不是靠這些奏疏裏的所謂仗義執言叫喊出來的,什麽是仗義執言,方繼藩這才是仗義執言,朕與士大夫治天下,對他們,歷來寬宏,可此次,若是不嚴懲幾個挑釁方繼藩的禦史,方繼藩的冤屈,如何洗清?傳旨下去,所有上奏的翰林和給事中,俱都罰俸三年!”

眾人默然無聲,到了現在,對於這個處置,誰也說不出個不是來。

弘治皇帝接著道:“還有歐陽志,區區一個翰林修撰,心懷家國,以百姓為念,他位居幾品?不過是從六品而已,從六品的修撰,在錦州,面對的是三品的指揮,是巡按,是中官,這些人,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哪一個不是在錦州盤根錯節,他能在沒有朝廷授意的情況之下,力主堅壁清野,這份魄力,讓朕刮目相看啊。”

對於歐陽志,弘治皇帝一直是喜歡的,就喜歡他這沉穩勁,比起方繼藩,方繼藩的這個門生,在性子上,確實深受弘治皇帝的欣賞。

所以弘治皇帝更是絲毫沒有掩飾對歐陽志的欣賞,很是真切地道:“此乃麒麟也,讀書人中,能做到如此勇於任事,已是罕見了,要重賞!”

相比起方繼藩而言,劉健等人,多少是與方繼藩保持一些距離的,一方面方繼藩乃是勛貴之後,大家壓根不是一條線上,另一方面,方繼藩給人一種不靠譜的感覺!

而反觀歐陽志,劉健就極欣賞了!

所以此時聽了弘治皇帝的話,劉健捋須,亦不由面帶笑容的道:“老臣早看此子乃可造之材,年紀輕輕,能穩健如此的,卻是不多見,此子再稍加磨礪,足以擔當大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