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0章 吐氣揚眉(第2/2頁)

不過宣揚新學,雖是無罪,可作為朝廷大臣,宣揚非主流的意識,多少是有些忌諱的。

劉健沉默了一下,鎮定地道:“知行合一,老夫聽說過一些,覺得耳熟,今日信手捏來,怎麽,這知行合一,有何典故嗎?”

這回答,真是漂亮。

謝遷顯然是對這個新學派較為反感的,頗帶一些憤慨地道:“不過是一群年輕的讀書人湊在一起嘩眾取寵罷了,禮部接到過不少讀書人的抱怨,都是說此學壞人心術呢,不過壞人心術,這話太言重了,一群年輕人玩鬧而已,標新立異,也是平常,倒是聽說京裏有不少的讀書人居然跑去那兒學什麽新學,也確實容易讓人引發擔憂。”

方繼藩聽謝遷評價新學,面帶微笑,索性不理他,新學嘛,都說了是新的了,怎麽可能會被一群老幹部,啊不,老古董們輕易的接受呢?若是能輕易接受,那才見鬼了。

其實,只要王守仁不會因為倡導他的學說而遭來打擊報復,方繼藩就不會太過在意。

弘治皇帝則也是面帶微笑,面上意味深長的樣子,自始至終都是三緘其口。

劉健則是微微一笑道:“是啊,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知所謂,不好好讀書,這鉆研四書五經都來不及,卻每日標新立異,這風氣很不好。不過謝公倒也不必擔心,朝廷八股取士,以程朱經注為準,何須擔憂?絕大多數的讀書人還是安分守己的,此等事,只是細枝末節罷了,若是你我將其放在心上,這事反而大了,倒顯得這新學了不起似的,你我看不見它,它自然也就如從前的洛學一般,最終銷聲匿跡,這又有何不可?”

謝遷是火爆脾氣,確實對此有些微詞,倒不如李東陽和馬文升穩重,現在聽劉健這般一說,頓時汗顏:“還是劉公所言甚是啊,倒是我小家子氣了。”

眾人便都笑了。

只是劉健的笑容,有點兒僵。

因為他發現,方繼藩似乎在用‘陰測測’的眼神看著他。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他的幻覺,方繼藩其實壓根就沒管過王守仁教授新學的事,他不願搶王守仁的風頭,所以自然也不可能知道這王守仁的門下第一走狗,就姓劉。

可劉健卻總覺得,方繼藩知道點什麽,因而方繼藩這努力擠出來的憨厚笑容,在他眼中都變得有點兒……不懷好意了。

弘治皇帝也在裝傻。

新學之事,他是知道的,太子不就天天跑去那知行合一嗎?當然,他必須得裝傻,謝遷等人,似乎並不反對太子去那兒,這是因為太子和讀書人不同的,太子要學的,乃是治國平天下,體驗一下民間疾苦不是壞事,而在謝遷、李東陽、馬文升等人心裏,讀書人的頭等要事,乃是作八股,制經義,考科舉,其他任何事,都屬於不務正業的範疇。

弘治皇帝略顯幾分尷尬,隨即正襟危坐,道:“是啊,諸卿說的也都有理,轉眼兩京十三省的院試就要開始了,卻還有讀書人不肯安下心來讀書,這……很不好,不過誠如劉卿家持重之言,這新學,任他們去吧,等這些讀書人摔了跟頭,自然也就曉得走正途了。”

“陛下聖明。”眾人紛紛稱頌。

弘治皇帝只是一笑:“今日之事就到這裏,卿家們都去忙各自的事吧,方繼藩,你且留下,歐陽志的事,朕想問問你。”

歐陽志的事……

歐陽志的啥事來著?

方繼藩有點懵,方才他還有點害怕,王守仁遭遇這廟堂諸公們的不滿,而被強烈抨擊呢。

畢竟,新鮮的東西,怕也沒有幾個老臣願意接受。

轉眼之間,陛下似乎更關注歐陽志的問題。

劉健等人已經起身告退。

等人走了幹凈,就只有蕭敬還笑吟吟的站在一邊。

弘治皇帝卻是拉著臉,看了他一眼。

蕭敬這才明白,原來所謂的所有人都告退,這還包括了他。

他心裏頗有幾分幽怨,卻還是帶笑道:“奴婢……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