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4章 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2/2頁)

“兒子,這一個月,只感受到了深深的恥辱,兒子每一次揮霍,浪費的每一寸光陰,都是他人的血淚,那些能吃兩頓土豆泥就能得到滿足的人,所求的,不過是有人告訴他們,應當怎樣,才能使他們生活好一些,使他們的日子太平一些。可是歷朝歷代以來,仕宦無數,竟尋不到幾人去管顧他們,我們視人為豬狗,視人為草芥,卻是滿口愛民、仁政,天下最虛偽的讀書人,便是如此。”

“兒子從前做了許多的錯事,享受了世上最快樂的事,也吃盡了尋常百姓之苦,而今,受書院的教誨,從此之後,卻再無法厚顏無恥的去享樂了。”

說到這裏,沈傲沉默了一下,路上的表情帶著幾分慚愧,口裏繼續道:“剛去的時候,兒子唯一想的事就是,什麽時候可以回家,什麽時候可以不需自己穿衣,可以飯來張口,可以享用世上最好的食物,可以穿回華美的衣衫。可後來,兒子再去想這些時候,腦子裏就浮現出了許多西山的百姓,這些人……”

沈傲帶著些艱難地道:“他們已算兒子的朋友了。兒子和他們曾患難與共,兒子在去想何時回家時,還想著如何讓人伺候自己,如何奢華無度,心裏便會想起什麽,突然覺得可恥起來。”

“兒子現在是新學生員……”

其實這是第一次,這個兒子說了這麽多的話,更是第一次,這個兒子說出了這番似乎很有邏輯性的話!

事實上,很多話,沈文無法理解。

不過,在他看來,似乎自己兒子能夠開竅,至少不至於從前那般荒唐,他已很滿足了!

兒子說的這些東西,自己不必去理解,只要兒子有這個樣子,他就知足了。

可當沈文一聽新學生員四個字,他的眉梢不禁一跳,錯愕的看著沈傲。

沈傲的臉上變得肅然起來,認真地道:“兒子與諸同窗都已悄然立誓,要展平生所學,匡扶天下。這……便是王先生所言的良知,兒子說的話,可能對於父親而言,是可笑的事,可這不要緊,終有一日,父親會明白的,會明白在這世上,一群只知死讀書,窮究所謂聖人之道的婦孺,匡扶不了天下,開辟大治之世者,非我輩不可。”

“……”

到了現在,沈文真的是覺得已經無法消化了。

這個煥然一新的兒子……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

可隨後,沈文竟是哭了,哽咽著:“其實,管他什麽學問,為父心中所想的,其他都不重要,最緊要的,卻是你啊,你學什麽學問都不要緊,甚至,你是否能中功名也是次要的,為父現在看到你的這個樣子,就已知足了。哈哈……只要你肯認真去做一件事,管他是什麽,只要不荒唐,為父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和人說,為父有個兒子,叫沈傲。”

“兒子會中功名的。”沈傲目光露出了堅定,臉上無比的認真,道:“王先生說,我們做事,要有章法,要學習經濟之道,可朝廷既是八股取士,只要朝廷一日還是八股取士,那麽……我們的八股就會作的比別人更好。”

“因為別人中八股,為的是自己的功名,我們中八股,不過是知行合一的一種方式而已,所謂的行,就是通過實踐,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若是作八股,可以解決功名,使我們進入朝班,改善更多人的命運,那麽,我們就作八股,而且,要作的比別人更好。”

他說著,從袖裏取出了一篇文章:“近十天以來,幾個先生布置了一些八股題,讓我們在夜課時作的,這是兒子所作的一篇八股,自然,現在才剛剛開始,遠遠稱不上好,不過……父親可以看看。”

沈文看著眼前的這篇文章,眼睛都不禁瞪大了,他戰戰兢兢地接過了文章,他最大的意外居然在於,兒子居然認真去作八股了。

兒子在西山,到底遭遇了什麽?

其實他無法想象的是,對於無數在西山的讀書人們而言,這世上最愉快的事,反而就是坐在書案之後做文章了,原因無法,因為其他時候,無論是除草還是耕作,或者挖渠、開墾、伐木,都比作八股要艱難十倍,能坐在溫暖如春的學堂裏,書案之後,難得靜下來,去思考一個題,在西山,不是寒窗苦讀,而是奢侈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