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9章 至死無憾(第2/2頁)

船只要航行,就必須得有充足的淡水、食物供給,還有許多船只在沿途,都需進行修葺,這一路過去,若是沒有補給點,是不成的。

譬如艦隊從泉州出發,一路南下,過了上千裏,此時船中的糧食已告罄了,那麽必須得在告罄之前,進行補給。

似自己這樣的小船隊,倒沒有什麽大礙,畢竟補給不多,可若是大艦隊呢?

又如三寶太監那般,動輒出海兩三萬人,艦船數百呢?

那麽,到哪裏停靠,又如何補給,就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他一個個的標注。

第一站,自然是占城,占城之後,又該是哪裏?

補給地點,是與各國商定,讓他們早做準備,又或者是,大明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

畢竟許多國家弱小,國力貧瘠,讓他們搜尋這麽多的淡水和食物,都不現實。

此番帶來了如此多的使節,為的……就是這些問題。

他一次次的在船中,與各國的使節進行洽商,各國使節們,抱著各自的心思,與徐經進行交涉。

為了方便交流,徐經特意讓自己的好兄弟王細作暫先在別的船上,名義上是說,大食船上需要王細作看著。

沿途的數十國,對於大明的態度不一。

有的壓根只在祖輩口裏聽說過大明國,這大明到底啥樣,他們心裏也沒譜,於是自然而然,對這樣的要求,保留了看法。

也有一些,開始遭受到了大食人或佛朗機威脅的,他們自知大明對於他們的領土並沒有太大的野心,至少……遠比大食人和佛朗機人要溫和的多,倒是很願意,許出一些土地,容留大明人鉗制大食和佛朗機,他們對此,求之不得。

還有的,與其說是國,不如說是部族,根本沒有形成對國土的概念,徐經還未開口,他們便點頭了,要多少給多少,反而不是自己的。

還有如安南、暹羅等大國,卻顯然,對此保持著警惕,對此模棱兩可,甚至是直接提出反對。

真是……頭疼啊。

徐經將各國的大抵態度,都暗中記錄了下來,接下來,如何對症下藥,卻也不急於一時。

他走出了船艙,站上了甲板,遠遠眺望著目力極點的地平線,他心裏忍不住在想:“恩師……在做什麽呢?他……還好嗎?兩年了,已經兩年了啊。這兩年來,我無一日,不在掛念著恩師,恩師也一定如此吧。恩師……我要回來了,滿載而歸,看看這些船吧,我帶來了數十國的使者,帶來了大食國和佛朗機的許多匠人,帶來了搜羅來的無數種子,帶回來的,還有一條新的航路,這條航路,可以直通天涯海角……我還帶回來了自己,我還活著,想來……對於恩師而言,多少匠人、多少種子,又或者是多少使臣,都不及學生活著回來重要。恩師……我徐經,信守了承諾,一路向西,學生……這兩年,不能侍奉恩師,實是愧對恩師啊……”

淚水,又打濕了衣襟。

人離開了故土,思念便會成倍的放大,距離家鄉越近,這種思念,已如幾何一般的增長。

徐經緩緩的閉上了眼睛,享受著海風的吹拂,海風吹幹了他的眼角的淚水,形成淚痕。

只可惜,他古銅的膚色,已使這淚痕,不見蹤跡。

他只抿了抿幹癟的嘴唇,狠狠拍了拍船舷,回頭,楊建卻不知何時,站在了自己的身後。

“徐編修。”

徐經頷首點頭。

楊建嘆了口氣:“我們……轉眼就要回鄉了。”

徐經頷首點頭。

楊建苦笑:“徐編修想過自己的命嗎?”

“什麽?”

“此次出航,乃為探索,可接下來,朝廷還需一次次的下西洋,徐編修有豐富的航行經驗,卑下也是,朝廷在將來,離不開你我,而我們這輩子,怕都要在這海上漂泊不定了。”

徐經頷首點頭。

“真是可怕啊……”楊建一臉頹然;“快到家了,我歡喜的厲害,可想到,用不了多久,我們又要下海,便說不出的……難受……”

徐經笑了:“有什麽可畏懼的呢?如你所言,這就是我們的命,既然命該如此,我們就該踏實本分的去做,海上多險阻,我們不下海,自然有別人下海,我們不跨出這一步,難道讓我們的子孫,再去跨出這一步嗎?我的恩師,歷來教導我,家國天下,家國天下四字,說起來,輕輕巧巧,可要畢生去做,就難了,我有恩師教誨,無所畏懼,一息尚存,就要下第二次洋,下第三次,要使這天下全貌,俱都展現在我大明面前,要搜羅天下萬物,以充大明府庫,這是我的志願,為此,哪怕有一日,葬身魚腹,至死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