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7章 第三大神器出世(第2/2頁)

方繼藩道:“這是區區小事,我過幾日便命人送去。”

老爹對自己還是很信任的。

方繼藩想了想又道:“你的身份有些不同,明日要入宮,極有可能見到陛下,陛下對你尚有疑慮……”

米魯則是信心滿滿的微笑道:“這都不妨事,我自會料理。”

這口氣,竟有男子的豪氣。

……

方繼藩的心裏一直在想著安南的事,老方家……是有歷史的啊。

正因為有歷史,所以……好像仇國比較多,延續下來了諸多的歷史使命!

譬如方繼藩爺爺的爺爺,就曾在安南吃過虧,因為皇帝下旨要撤出安南,重新接納安南為藩國,那位先祖不得不帶著一群駐在安南,與安南‘賊人’鏖戰了數年的老兄弟鎩羽而歸,回來之後,據說氣的吃不下飯,沒多久,就郁郁而終了。

又譬如,自己的爺爺在土木堡之變大敗,乃至於他到底是怎麽回來的,到現在還是一樁疑案。

方家的命運,和大明朝是一體的,開國的時候,方家如大明一般威風凜凜,橫掃漠北。靖難時,方家抱住了文皇帝的大腿,死都不撒手,掙了個伯爵。等到了征安南,方家帶兵出擊,與安南人死戰,與無數勛貴們一樣,在安南圍剿附近深山的土人叛賊。

此後土木堡,也與大明一起飽受屈辱。

所以父親有這個心思,便一丁點都不奇怪了。

方繼藩自然是支持方景隆的,很快就派人送出了兵書。

其實戚家軍的兵法,應用很廣泛,並不只是局限於海戰,在戚繼光死了之後的許多年,這支軍隊曾在朝鮮國,擊敗入侵朝鮮的日軍。也曾在遼東,與韃靼人決戰,依舊不失百戰強兵的本色。

忙完了這些,除了偶爾用手指去奶孩子之外,方繼藩便是一門心思的分揀徐經自西洋所帶來的種子了。

種子有數百種之多,有些,方繼藩能叫出名字,有些叫不出。

可其中……有一樣東西,卻令方繼藩覺得意外又欣喜。

竟是……玉米。

玉米在後世,也是最重要的主糧之一啊。

這東西,最適合在北方種植了。

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不必精耕細作,也不必花費太多功夫進行照顧。

實是懶人必備之物,且其產量不低。

一旦推廣開,這紅薯、土豆、玉米、稻米、麥子五大糧作物,便算是湊齊了,不但使整個大明的飲食更加豐富,而且許多不適合種植其他農作物的土地,也可以利用起來。尤其是在遼東和內蒙一線……這玉米,也是可以種植的。

最重要的是,這玉米含有豐富的澱粉,不但可以作為主食,還可將其制糖,在大明,糖是很值錢的,尤其是精煉過的糖,要價高昂。

而糖,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熱量,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

一見恩師對這玉米有興趣,徐經也很是高興,笑吟吟道:“恩師,這是在爪哇搜尋到的,也不知佛朗機人是從何處帶來,他們似乎想嘗試著在爪哇進行種植,所以帶來了不少的糧種,聽說學生在重金收購種子,許多人紛紛拿來賣,學生見這東西稀罕,而且能吃,因此收購了不少。”

方繼藩就像看到寶貝一樣得看著玉米種子,樂呵呵的道:“幹得好。”

他將種子分門別類之後,接著讓人給張信送了去。

現在的張信,已對作物有了極時刻的了解,即便是方繼藩,除了有點先驅者的經驗之外,怕是談及農事,給張信提鞋都不配。

這些玉米種子,也不必交代,方繼藩深信,張信能很快的將其種植出來,分析它的特點。

而有了這玉米,那麽……遼東和大漠,配上了土豆,卻又不知會是什麽樣子了。

很是令人期待啊。

至於其他的種子,方繼藩其實所知不多,他畢竟不是植物學家,也非農學家,不過是憑著前世吃貨的經驗,對主要的農作物有一些耳聞而已!

一切都讓張信去試種種看吧,種子或許方繼藩分不清,可若是一旦結了果子,方繼藩還是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