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2章 十萬火急的奏報(第2/2頁)

歐陽志也預備退下。

弘治皇帝道:“歐陽卿家。”

歐陽志駐足,木訥的看著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靠在椅上,沉默著。

歐陽志便駐足站在一旁,他是個安靜的人,只要弘治皇帝不說話,他便絕不會發出一語。

弘治皇帝眼睛依舊通紅,眼角落出淚來,伸手:“取巾帕來。”

歐陽志遲疑了好一會兒,才左右看了看:“巾帕在哪裏?”

弘治皇帝只好用長袖拭淚,勉強打起精神:“你的恩師,一定很傷心吧。”

歐陽志想了想:“恩師在想辦法,配置藥方,營救師公。”

“對。”弘治皇帝喉頭哽咽,這才像方繼藩的性子,自己的父親出了事,他肯定急得跳腳,但絕不會哭哭啼啼,定是要窮盡一切的辦法,可是……瘧疾乃是頑疾,這數百上千年來,人們對此都束手無策,怎麽可能,配置出什麽救命的藥方呢。

方繼藩,想來此刻,也是病急亂投醫吧。

朕已敕命,方繼藩為駙馬都尉,朕只朱秀榮一個女兒,從此之後,方繼藩便是駙馬,朕將他當做半個兒子看待,可哪裏想到,卻在此刻,這個孩子,卻要遭受如此喪父之痛。

弘治皇帝搖搖頭:“平西侯若有差池,朕即為他的父親,走吧,陪朕走一走。”

歐陽志沉默了很久:“陛下要去哪兒?”

弘治皇帝正色道:“西山!”

歐陽志默默的點頭。

他作為門生,後知後覺,此時突然想到,師公重病,恩師……不知該如何的肝腸寸斷,頓時……眼淚如雨一般落下來,哽咽難言,拜倒,匍匐於地。

弘治皇帝道:“怎麽了?”

歐陽志嗚咽道:“痛哉!”

……

自西南來快馬,走的極快。

朝廷的馳道,自京師而始,縱橫天下各州,馬上的騎士,自疫區而來,卻是精神抖擻。

噠噠噠……

快馬徑直飛奔入城,輕車熟路的至通政司。

通政司接到了快報,則迅速的報入內閣。

內閣之中。

劉健等人至內閣。

馬文升等尚書尾隨而來。

西南大變,陛下感佩於平西侯的忠義,沒有心思繼續議事,可災情如火,作為內閣和六部的重臣,怎麽可能也束手旁觀?

劉健抱著茶盞,這是內閣的關門會議,除內閣大學士統統來了,除此之外,還有吏部尚書王鰲、吏部尚書張升、兵部尚書馬文升,除此之外,還有兵部、戶部、刑部等尚書、侍郎,至於鴻臚寺、大理寺也都來了人,當然,九卿來此,更多是湊數的作用,這些事,和他們沒有太大的關系。

劉健坐定了,一臉疲倦,人老了,不知為何,連心也軟了,聽到了平西侯之事,劉健心裏,也是難受的很,他定了神,看著肅穆的眾人,道:“幸賴平西侯鎮住了貴州,可其他諸省,疫情依舊可怕,哪怕是貴州,軍中染病者,十之三四,長此下去,西南危矣,到了此時,理應盡速撥付錢糧、藥材,前往雲貴諸省,先安撫住人心吧。除此之外,也需防範於未然,天災人禍、天災人禍,有了天災,便必定會有人禍,自古以來,盡是如此……”

眾人依舊沉默,這時候,就必須內閣首輔大學士拿主意,且絕不容置疑了,情況緊急,哪裏還有七嘴八舌討論和爭議的必要,內閣諸部,需擰成一根繩子,一切以劉健馬首是瞻。

卻在此時,外頭有人道:“報,西南急報,我要見劉公,劉公何在?”

“快請。”

顯然……又有快報來了,且還是十萬火急的奏報。

劉健的話被打斷,他皺眉,怎麽又有奏報來了,是叛亂了,還是出了什麽事?

他呷了口茶,勉強使自己定下神。

片刻之後,便見通政司左通政官劉赫大步流星進來,此時這劉赫,也懶得講什麽規矩,凜然道:“劉公,十萬火急的奏報,貴州來的……乃平西侯親書!”

“……”

平西侯親書。

不是說……平西侯已經病入膏盲嗎?

瘧疾……到了嚴重的地步,理當是高熱不退,渾身無力,嘔吐不止,據說連平西侯巡營,幾乎都是被人擡著去的,怎麽可能,還能親自修書?

這句話,有點侮辱智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