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4章 重重有賞(第2/2頁)

蕭敬偷偷的看了看左右。

弘治皇帝道:“諸卿朕都信得過,你直說吧。”

蕭敬才道:“陛下,已經有眉目了,奴婢人等,順藤摸瓜,確實發現了,那梁靜,此前和寧王有許多的瓜葛,奴婢查到,梁靜的父母以及兄嫂,還有兩個侄兒,俱都在南昌府定居。還有,近來南昌府那裏,有鄱陽湖的水賊,調動頻繁,寧王在南昌、上高諸地,有兩衛兵馬,近來也有了可疑的舉動,奴婢在想,若果是寧王,那麽此前和韃靼人接觸,已使他不安,此後,他想要魚目混珠,這才派了梁靜行刺,可如今,俱都失敗,朝廷勢必徹查,這寧王定會更加惶恐,為了有備無患,他的衛隊,以及平日勾結的盜賊,勢必會有可疑的舉動,而現在……幾乎可以證實了。奴婢為了加以確認,還偷偷命人拿住了一個寧王衛的武官,這個武官也交代,寧王近來,在梅嶺一帶,大肆的制造軍械。”

弘治皇帝冷哼一聲:“朕對寧王不薄,孰料竟有此居心,實是可恨。”

弘治皇帝怒氣沖天:“傳英國公張懋。”

寧王的反叛,讓劉健等人頓覺得惶恐起來。

藩王造反,顯然是早有預謀,在梅嶺造兵器,在鄱陽湖招攬盜賊,可見這寧王為了謀反,做了許多的準備。

倘若朝廷討伐,寧王在南昌反了,寧王自然遠不是朝廷的對手,可此人一旦狗急跳墻,大戰即將開始,江西,可是魚米之鄉啊,軍民百姓諸多,一場兵禍起來,不知要枉死多少人。

英國公張懋,剛剛去檢查過太廟裏的祭品,因為馬上要過年了,這一過年,便要預備來年的春祭,萬萬馬虎不得,此時聽到陛下相召,美滋滋的來了,到了暖閣,見許多人面上罩上了陰霾。

難道……張懋心裏想,果然……是寧王?

他心裏狂喜,面上卻擺出了沉痛的樣子,這時若是眉開眼笑,不應當啊。

畢竟是主持祭祀,經驗豐富的人,這苦瓜臉瞬間便躍然於面上:“老臣見過陛下。”

弘治皇帝道:“前幾日,卿與兵部所奏的章程,朕已看過了,卿家不愧是功臣之後,精於兵馬,東廠已有稟奏,寧王朱宸濠,圖謀不軌,卿家,即以章程所奏之策,預備召集軍士,預備討伐此逆賊。”

張懋哭了。

終於……機會來了。

我張懋乃張玉之後,當初靖難,自己的大父張玉,立下無數戰功,此後為文皇帝而戰死。我老張的爹張輔,追隨文皇帝橫掃大漠,進兵交趾,南征北戰,更有不世之功。

我張懋當初,也是以騎射見長,獲賜金腰帶的,老子英雄兒好漢啊……

這祭祀、祭祀,祭出了個鳥來,成日去和大明的列祖列宗們說話,供上香火,每日對著歷代先皇,都是今日您吃了嗎?要好好享用啊?今天陛下做了什麽,先皇們在天有靈,要保佑啊。

去他娘的。

張懋掩面而泣:“老臣遵旨。”

咬著唇,下唇幾乎要咬破了。

陛下沒有命魏國公和定國公進兵,而選擇我老張,足見陛下信重,今次,便要讓人知道,張家人,還沒死絕,依舊還是這大明的頂梁柱。

弘治皇帝不客氣道:“此賊膽大妄為,朕與他,不共戴天,誰若能第一個登南昌城者,封侯。誅寧王者,亦封侯;取其子以及黨羽首級者,俱封為候。平定叛亂的主帥,另有恩賞!”

朱厚照道:“父皇,兒臣以為,寧王……”

弘治皇帝壓壓手:“朕委派了這麽多翰林官予你與繼藩,你們二人,要好生教導才是。”

朱厚照想了想,也對,這寧王的仇,看來是報不了了,回去抽那些該死的翰林去,讓他們嘴賤。

自宮中出來,朱厚照追上方繼藩:“老方,你怎麽一人先走了。”

方繼藩道:“臣在想心事。”

朱厚照樂了:“什麽心事?”

方繼藩道:“寧王野心勃勃,更是看不清天下的大局,這等人,早已被野心所蒙蔽了,到時朝廷只要調集十萬大軍,數路進剿,不出數月,寧王叛亂平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