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有其師 必有其弟子(第2/2頁)

弘治皇帝一聽,心頭一震,道:“方卿家,所言甚是,此謀國之言,倒是朕,一見新政卓有成效……”

方繼藩心裏想,哪裏是卓有成效,是有利可圖吧。

“一見新政卓有成效,反而昏了頭。此言甚善,科學之理……有些意思,朕萬萬想不到,方卿家能如此謹慎,看來,方卿家……”弘治皇帝似笑非笑的看著方繼藩:“你長大了啊。”

“……”

方繼藩心裏感慨,我不想,我不想長大,我還想做個孩子……我要去幼兒園……

弘治皇帝滿面贊許,隨後道:“那麽,你上一個章程出來便是。”

方繼藩道:“陛下聖明。”

雖然不知道這個和聖明有什麽關系,可說聖明,就保準不會有錯。

卻在此時,外頭有宦官匆匆而來道:“陛下,歐陽志來了。”

來的……這麽快……

弘治皇帝顯得有些詫異。

不過細細想來,那蕭敬定是快馬加鞭,其實定興縣和新城並不遠,想來,他們是風塵仆仆的趕來了。

弘治皇帝精神一振,滿朝文武們,也都打起精神。

不得不說,歐陽志的人氣,還是很高的。

片刻之後,歐陽志入殿。

本來要見駕,需沐浴更衣,可蕭敬知道陛下的心意,知道陛下急著見他,自是再三催促,連這個也省了。

因而,歐陽志身上還背著包袱,徐徐進來,不卑不亢的行了個禮,才道:“臣,歐陽志,見過陛下。”

弘治皇帝大喜過望:“朕久候卿家多時了。”

歐陽志陷入沉默。

每一個人,都耐心的等候著他。

大家都知道,這個叫歐陽志的人,哪怕是天塌下來,都是不徐不慢的。

今日立下大功,任何人只怕都激動的不得了。

可歐陽志終究還是歐陽志,他不緊不慢,面如止水:“臣愧不敢當。”

不愧是歐陽志啊。

相比於方繼藩入殿時的尷尬和沉默。

現在……不少人開始眉飛色舞起來。

看看他鎮定自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驕不躁的模樣。

真是……像極了……當初的……自己。

尤其是這一句,沉默之後的愧不敢當四字,別人說出來,這像是客氣,可歐陽志說出來,那似乎渾然不知自己立下大功的神采,躍然於他的身體之外。

許多人都會心一笑。

弘治皇帝見他還背著包袱,自是知道他一路鞍馬勞頓。

就是這個家夥當初救了自己,也是這個人,在錦州拼死抵禦韃靼人,弘治皇帝看著歐陽志,心裏感慨。

歐陽志道:“陛下,此次定興縣新政還算圓滿,所繳的稅銀,以及人口、土地的簿冊,陛下是否看過?這一年多來,臣在定興縣主持新政,有得有失,其中,有不少錯誤,這是臣的疏失,可也幸好,有不少的功勞,都是縣中上下,同心協力的結果。臣這裏,有一份奏疏,上頭羅列的,都是定興縣本次有功的人員,還請陛下過目。”

有功的人員……

弘治皇帝看著歐陽志,那平和的樣子,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有過錯,便一人承擔,有了功勞,便第一時間為他們請功……這個家夥……

那司吏田鏡就在一旁,聽了個真切,激動得要哭了。

歐陽使君,仁義啊。弟兄們當初沒白跟著他赴湯蹈火,若知道歐陽使君今日這般,當初大家就更該拼命了!

弘治皇帝道:“功勞都是別人的,錯誤卻攬在自己身上,歐陽卿家……”

見弘治皇帝有些感觸,歐陽志沉默片刻,便道:“陛下,此乃恩師教誨,恩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如此而已。更何況,臣實沒什麽功勞,還請陛下明鑒。”

所有人面面相覷。

這……也是言傳身教?

於是所有人狐疑的看向方繼藩。

方繼藩腰杆子挺直,面上帶著神聖,頭上宛若有光,他正色道:“沒錯,兒臣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