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此天幸也(第2/2頁)

張延齡倒吸一口涼氣,好狠。

可細細想來,他確實有些擔心,襲擊了倭國,也不知陛下知道,會不會將兄弟兩個狠狠興師問罪一通,卻也說不定。

他眉開眼笑:“這樣會不會不仗義,畢竟是親戚啊。”

張鶴齡頓時怒了:“還說什麽親戚,是親戚,他這麽多銀子,為啥不給個十萬八萬兩銀子,給咱們兄弟花,他家房子這麽大,地這麽多,怎麽不送個幾萬畝給咱們用,這叫什麽親戚。”

張延齡聽罷,一下子心裏舒坦了,有道理,兄長真是睿智啊。

數不清的銀子,在點驗之後,重新封箱。

而後,張家兄弟立即奔赴京師。

京師已經沸騰了。

弘治皇帝接過了奏報,聽說兩個小舅子回來,忙是命人前去知會後宮,一面打起精神,召集群臣,詔命張家兄弟立即入宮來見。

百官入朝,便連朱厚照和方繼藩二人也已來了,許多人聽聞張家兄弟竟是回來,雖是面上喜氣洋洋,可心裏,卻不免有些遺憾,老天爺瞎了眼啊,怎麽沒有一個浪頭,將張家兄弟給拍死。

可見善惡有報,實是胡扯。

弘治皇帝對張家兄弟,還是極有高興的,心情格外的激動,手持著奏報:“諸卿,張氏兄弟,此次帶回來紋銀三千四百萬兩,區區數十艘船,滿載而歸,令朕大開眼界!”

按照規矩,其中半數,都要充入內帑,當然,方繼藩那兒,也有一筆分紅。

這一下子,內帑裏就有五千七百六十二萬三千五百二十二兩四錢了。

弘治皇帝激動的又舉起一份求索期刊,拍在了案牘上:“這求索期刊之中,有一位叫程武的青年,他一文不名,卻寫下了《天圓地圓》的高論,而這……本是無稽之談,現如今,卻被壽寧侯和建昌伯二人,得以驗證。”

弘治皇帝繼續道:“這兩兄弟,已經證明,無論是自西向東,還是自東向西,俱都可以抵達黃金洲,且自西向東,比之此前的航路,可能更加快捷。”

群臣們心裏生出奇妙的感覺。

這個世界,他們已經是愈發的看不懂了。

人的心思是很復雜的。

以往這些廟堂上的精英,金榜題名,以博學多聞而入朝為官,因為在世人眼裏,讀四書五經的讀書郎,便是博學。

因而,才有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才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在人們眼裏,這一切都是合理的,因為天下的道理,都可以在四書之中尋求到答案。

可現在……在座諸位,都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大航海、天圓地圓、國富論、蒸汽火車,這一個個冒出來的東西,讓人目不暇接,看不懂啊。

弘治皇帝高興的道:“不只如此,朕剛剛得到奏報,張氏兄弟在倭國,狠狠教訓和打擊了倭寇,使倭寇喪膽,自洪武高皇帝而始,倭寇便盤踞海上,對我大明,屢次三番的襲擊,這百三十年來,我大明損失慘重,被倭寇殺戮者,不計其數,被倭寇所劫掠的財物,更是不計其數,而壽寧侯和建昌伯,卻率水師,一舉直搗倭寇巢穴,誅殺倭賊,彰我國威,吊民伐罪,一舉成功,此……天幸也!”

說到此處,弘治皇帝激動的熱淚盈眶。

多少大明天子,對於此等如爛瘡一般的倭寇問題,既是厭惡,卻又無計可施。

現在好了,弘治皇帝一口咬定了,張氏兄弟在倭島上剿除的倭人,俱為倭寇,這便是將此事,下了一個定性。

弘治皇帝咬牙道:“此大功,足以光耀萬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