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天崩地裂(第2/2頁)

幾日之前,他們花費重金,買下了幾百套宅子,明明現在的宅邸,漲的還算愉快,這倒好了,他們轉過頭,就下一劑猛藥啊。

方繼藩還以為,這兩個家夥,至少還需一年半載之後才上奏,這才幾日……

方繼藩立即道:“不知陛下所言何事?”

弘治皇帝敲了敲案牘:“張氏兄弟,兩位國舅,上奏請召宗室入京。”

“呀。”方繼藩更是詫異:“陛下,這和微臣一丁點關系都沒有啊,兩位國舅,一向對我有所成見,歷來和兒臣,水火不容,這是天下皆知的事。”

弘治皇帝:“……”

劉健卻是痛心疾首起來。

“此事,關系重大啊,自太祖高皇帝以來,宗室的問題,就絕不允許外姓議論,此後,到了文皇帝時,文皇帝尚且對宗室小心應對。百三十年來,朝廷對於宗室的問題,可謂是慎之又慎。今日……兩位國舅上奏,定會引發嘩然,不但宗室疑心,憂心忡忡,只怕滿朝也要嘩然。老臣之所以認為,此事事關重大,這是因為,上奏之人,不是別人,而是國戚,這兩位國戚,難免會使外界懷疑,這……乃陛下的本意……陛下……老臣的意思是……此事,必定會引發巨大的恐慌,一個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李東陽和謝遷,顯然也是這樣認為。

開玩笑,召宗室們入京。

這些個宗室,數十個上百個親王,還有數百個郡王,更不必提,那些輔國將軍、鎮國將軍們了。

這可是數萬人,就這,還是屬於皇家承認的,還有一些,是這些皇親們的外圍親屬,就更加不計其數了。

不說別的,數十上百個親王,他們手裏不但有地,還有糧食,甚至還有專門的衛隊,他們結親的親家,哪怕不是朝廷重臣,那也是勛貴或是地方詩書傳家的世族,沒有一個人,是省油的燈。

倘若是一個尋常的禦史,上這樣的奏疏,倒也罷了,畢竟,沒人會搭理。

劉健所憂心的,恰恰是張氏兄弟敏感的身份。

這二人是誰,是皇帝的親舅子。

以這二人的為人,宗室的事,管他們鳥事,他們會操心嗎?

可為何突然就操心了呢,外間,一定會有無數人懷疑,兩個國舅的背後,是皇帝的鼓勵,這根本就是皇帝想要借張氏兄弟,說出他的心意。

一旦有此疑慮,那些宗室,勢必惶恐不安,他們可不是好惹的,就算他們沒有能力,起兵對抗朝廷,可一旦發起蠻來,至少也可以弄得天下支離破碎,烽煙四起。即便是在朝堂上,百官也絕不認為,這樣做合適。

在百官看來,宗室們老老實實待在自己藩地裏,眼不見為凈。

倘若入京,京裏突然出現了無數個親王、郡王、輔國將軍、鎮國將軍,我的娘,這日子怎麽過?

怕是明天,順天府府尹,就要直接掛印,請求致士不可。

天上掉下一片瓦,就能砸死幾個宗室皇親,這簡直就是朝廷的噩夢啊。

弘治皇帝道:“這非朕本意,朕也不知,為何壽寧侯上此奏疏。”

劉健哭笑不得道:“如今,已是騎虎難下了。陛下,現在是兩面為難。若是對此,坐視不理,勢必會謠言四起,宗室們更是惶恐不安,難保不會有人鋌而走險,自漢以來,七國之亂而始,這樣的前車之鑒,已是不少了。可……可若是陛下立即下旨澄清,也未必能消除宗室和百官的疑慮,他們只是認為,陛下授意壽寧侯如此,卻見風頭不妙,才不得已之下,立即澄清,這反而會使陛下,遭人嘲笑,認為陛下畏懼宗室。”

弘治皇帝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額,劉健說的有道理,他如此穩重,今日失態,也確實是因為,這件事……實在太大了。

當初,削藩只是弘治皇帝起了個念頭,可弘治皇帝起心動念的事,多著呢。

現在好了,這張家兄弟二人……直接來了個上屋抽梯、過河拆橋,這不等於將朕,置於水火之中了嗎?

弘治皇帝虎著臉:“他們無緣無故,上此奏疏做什麽?你們是國戚,這事他們也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