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萬世師表(第2/2頁)

此時,朱載墨又道:“這次功,當是方正卿,這樣的功勞,可敕為侯爵,其次還有……”

他一個個如數家珍,念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名字,從侯爵,至伯爵,再至世襲勛職,竟是流利無比。

弘治皇帝不由在心裏想,好家夥,這一下竟封出了這麽多爵位,這些爵位,將來可都得朝廷供養的啊。

可論他們的功勞,似乎個個都不小。

弘治皇帝似乎對朱載墨還算滿意,他欣賞的看了朱載墨一眼,道:“可以,就按這麽交付內閣討論吧,若有結果,報到朕這裏來。”

劉健心裏不免苦笑,他還在為萬世師表這四個字糾結呢。哪怕只是學生們對於方繼藩的敬重,可一旦這四個字強加在了方繼藩的頭上,天知道以後會惹來什麽爭議來,可他此時也沒有好的托詞反對,便微笑道:“臣……遵旨!”

弘治皇帝此刻對於朱載墨,又不禁重新打量起來。

他背著手,來回踱步,這少年太鎮定了,且許多事自他口裏,都是信手捏來,這只怕只有熟知軍務的老臣,方才能有如此清晰的邏輯。

弘治皇帝突然站定,擡眸道:“你到朕身前來。”

朱載墨依舊一臉從容,徐步上前。

弘治皇帝眼睛飽含深情的看著朱載墨,道:“這些,你是從哪裏學來的?”

朱載墨毫不遲疑的道:“恩師給孫臣安排了一個極厲害的教習。”

教習……極厲害?

弘治皇帝心裏突的咯噔了一跳。

難道方繼藩還挖掘出了什麽人才?

方繼藩既然敢讓此人來做朱載墨的教習,那麽勢必這個人一定是非凡之人。

弘治皇帝目中滿懷期待,他面帶笑容,看著朱載墨,一字一句道:“不知是何方神聖?”

朱載墨道:“陛下,此人叫劉老西。”

劉老西……

弘治皇帝和劉健對視,似乎都在對方的眼睛裏沒有找到答案。

連皇帝和內閣首輔學士都沒有印象的人,那麽……這個人……

弘治皇帝便笑吟吟的繼續問道:“此人此前,在何處高就?”

朱載墨道:“在錦州。”

弘治皇帝頓時啞然,錦州有個叫劉老西的人嗎?

還是沒有印象啊。

弘治皇帝道:“此人身居何職?”

朱載墨想了想,才道:“他做的最高職位的時候,曾在二十三年前做過伍長。”

伍……伍長……還是二十三年前?

弘治皇帝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感覺……皇孫是在跟他開玩笑。

歷來朝廷對於皇家嫡長子和嫡長孫的培養,都是極為重視的,皇帝的賢明與否,和教育分不開關系。

正因為如此,所以幾乎所有的繼承人,都會擁有最優良的教育資源。

哪怕是翰林庶吉士,堂堂的狀元、榜眼、探花,大明三年一次科舉,從千軍萬馬之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也不過在詹事府任一個侍講罷了。

至於其他天下知名的大儒,就更加不勝枚舉了。

可是方繼藩那家夥……實在是過於兒戲了,居然讓區區一個小小的伍長,還是二十三年的陳年老伍長,成為太子殿下和這麽多皇親國戚子弟們的教習?

弘治皇帝心裏甚至嘀咕,這家夥……得了這麽多學費,不會是統統都貪墨了,只拿了幾兩銀子,尋了個老軍卒來濫竽充數吧?

當然……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弘治皇帝覺得事有蹊蹺,他並不是一個一根勁的人,他首要想到的疑問是,一個老軍卒,怎麽能教授這麽多的知識呢?難道我大明這麽多文臣武將,不及一個叫劉老西的人?

弘治皇帝坐定,凝視著朱載墨,道:“只此一人?”

“軍中事務,只是一人教授孫臣人等。”

弘治皇帝又皺眉:“一個老軍卒,又能教授你們什麽,莫非教授你們怎麽埋鍋造飯,怎麽衛戍城門?”

“陛下聖明,不錯,孫臣得劉教習的傳授,大多是這些。孫臣拜他所賜,受益匪淺!”

弘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