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升官(第2/2頁)

裏頭詳細的注明了,如何對私募股份進行保障,以及享有的各種權益。

這些股份,統統可以買賣,可以交易……

商賈們興奮的熱議著,他們是這個時代,最領先的一批人,是弄潮兒,因為他們接觸的眼界最廣,也最容易接受新鮮的事務。

可即便如此,真正要掏銀子的時候,絕大多數,還在觀望。

現在發行的,乃是一千萬股,一股一兩銀子。

可畢竟是需要出真金白銀的,沒有人敢冒這個風險。

因此,大家議論的多,出手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這消息,立即不脛而走,很快……弘治皇帝便將王不仕招來。

這王不仕乃是財經專家……偏偏,他和劉文善不同,劉文善乃是方繼藩的門生,若是牽涉到方繼藩的事,弘治皇帝更傾向於,向王不仕問策。

弘治皇帝微微笑道:“王卿家,交易中心的事,你略有耳聞吧。”

王不仕頷首點頭:“回陛下,臣聽說過。”

“你對此,以為如何?”

“這是一個新東西。”王不仕道:“眼下,我大明大量的白銀,從海外流入,銀價,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銀票的流通,互通有無,市面上的銀子越來越多,因而,不少人手裏的銀子,也是一年賤過一年。銀子不值錢,為了防止往後,這般通貨膨脹下去,難免,人們不敢將銀子放在手裏儲存,而是傾向於,將銀子盡速的花出去。”

“可要花,也不容易啊,除了衣食住行之外,就是買宅邸了,偏偏這一年來,宅邸的價格,還算平穩,雖是略有上揚,卻也不至於如從前那般一日千裏。”

“此時,這富商和尋常百姓,手裏捏著銀子,卻不知該如何是好,陛下……臣以為,齊國公和歐陽志所推出的這個,倒是有幾分意思。現在人人都知道,投資生產,是有利可圖的,因而不少的富商,都願意將銀子投入進作坊裏,與人分紅。只是可惜……這裏頭有兩個問題,其一,是投資作坊,需要足夠的財力,沒有幾千幾萬兩銀子,是不敢去想象的。其二,易引起糾紛。這鐵路局,卻將股份和分紅,直接放到了台面上,任人去購買,十兩銀子,可以買十股,一百兩銀子,也可以買,若是有十萬、五十萬兩的……更不必說了,可謂是老少鹹宜,大小同吃。買的人多了,便可共同分擔風險,而與此同時,大家買了這股,便可支持保定府將鐵路修建下去,保定府修通了路,帶來了便利,使無數的匠人,可以得到薪俸,無數的作坊,有了訂單;而將來若是鐵路能夠盈利,又可使這些購買了股份之人牟利,這是一舉數得,於國於民,都有偌大的好處。”

經王不仕一分析。

弘治皇帝不斷的點頭。

不過……

他擡頭,凝視著王不仕:“可朕不相信,一樣東西,可以盡善盡美,若如此,那麽這天下,早就太平了。凡事,有利就會有害,難道,這東西,就沒有害處嗎?”

“有。”王不仕道:“其一,未來鐵路修的如何,只有天知道。其二,若是鐵路修成了,盈利不影響,只怕這些買了股份的人,最終給他人做了衣衫。”

弘治皇帝皺眉:“那麽卿家以為,會不會有這樣的局面呢?”

王不仕搖搖頭:“臣不這樣認為。”

“卿不這樣認為,莫非是害怕方繼藩?”

“不。”王不仕搖頭:“臣不這樣認為,正因為是齊國公,齊國公的心很大,鐵路局掛牌出來,這是大局,他絕不會因為區區如此,而砸了自己的盤子,所以,他必定成功。”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道:“你倒很看得起他。”

“何止看得起,臣略有一些薄財,所以打算購買三百萬股,所需的花費,乃是三百萬兩,用著三百萬兩,來支持鐵路局,那麽陛下認為,臣是否對鐵路有信心呢?”王不仕輕描淡寫的道。

弘治皇帝:“……”

他心裏有一種臥槽的感覺。

你王不仕,輕而易舉,就能拿出三百萬兩銀子?朕的內帑裏,有多少銀子來著?

當然,敢拿出三百萬兩銀子,去支持方繼藩的這個新理念,弘治皇帝,也算是佩服這個家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