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禦批(第2/2頁)

弘治皇帝便瞪了二人一眼,旋即,他沉吟起來:“奏疏中所言,不無道理,這些年,朝廷為了下西洋,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再不能重蹈新津覆轍了。這戰略保障局,就效錦衣衛吧。誰來領頭的好。”

海外的事,弘治皇帝不懂。

既然太子主動請纓,那就讓太子來吧。

且不說,弘治皇帝只此一子,這祖宗基業,遲早還是要交在他的手裏。

就算不是如此,弘治皇帝對於自己的兒子,還是信得過的。

這廝雖然總是糊裏糊塗,卻是極有孝心的,自己幾次性命垂危,都是他和方繼藩鼎力相救。

何況,這海外之事,並不牽涉大明內部,自是不疑有他了。

朱厚照道:“兒臣的伴伴劉瑾,他……他……”朱厚照努力的開始想著劉瑾的優點,可踟躕了老半天,說不上來,總不能說,他跳傘跳得好吧。

於是這到嘴的話,朱厚照努力了很久也是沒說完全。

弘治皇帝卻是爽快,並沒有猶豫,朝朱厚照點頭道:“就此人吧,你既舉薦了,那麽便用他,一切,依循錦衣衛的先例,所有海外的奏報,先送你那裏,重要的,送到朕的案頭上來。”

朱厚照大喜,忙是道:“父皇聖明。”

弘治皇帝微笑:“趕緊去盯著鐵路的修建。”

“噢。”

方繼藩和朱厚照聯袂而出。

一下子,辦成了兩件大事,二人的心情,倒是愉快的很。

朱厚照叫了劉瑾來,一本戰略保障局的籌建章程直接摔在了劉瑾的臉上:“狗東西,照著這上頭的去做,本宮可是為你做了保,若是做不成,看本宮打不死你。”

劉瑾喜滋滋的忙是低頭撿起章程,感激萬分的拜倒在地:“奴婢……謝殿下恩典,殿下對奴婢實在太好了,奴婢這輩子,便是當牛做馬,也難報萬一。”

方繼藩笑呵呵的站在一旁。

劉瑾則給自己的幹爺,投來一個感激的眼神。

幹爺爺好啊,沒有幹爺爺,就沒有今日的劉瑾。

幹爺爺的恩情,賽過咱的親爺爺。

他信誓旦旦:“殿下和幹爺爺放心,奴婢這兩日,也在琢磨著這事,奴婢在保定府時,就曾養著一群閑漢,這些人,別的本事沒有,可見縫插針,察言觀色,各種給人上眼藥,還有打聽消息的本事,卻個個都是好手。”

他繼續道:“這戰略保障局,既是刺探海外,可要打開局面,卻是不易。海外的事,太過復雜了。奴婢在想,不妨,先在西洋,建立一個千戶所,西洋那裏,漢人、土人、佛朗機人,甚至是大食人雜居,先派出人員,在那裏適應環境,一部分,偽裝成商賈,途徑西洋,與諸國交易。而另一部分,則交好當地的佛朗機、大食人,先慢慢熟悉他們的習性和鄉俗,而後,再選出目標,看看什麽人,可以加以籠絡,此後,再將其收納進戰略保障局裏,令他們回到佛朗機、大食,甚至進入軍中,此等事,只要打開了局面,就好辦了。”

“不只如此,若要活動,若以大明有司的身份,奴婢以為,很是不妥當,也難免會引起人的警惕,可以成立一個商行,借著這層身份,進行活動,也就好辦的多了。”

方繼藩在旁,暗暗點頭。

果然這做太監的,最拿手的就是這個啊。

尤其是劉瑾,這等人,簡直就是佼佼者。

海外的局面,比兩京十三省要復雜無數倍。

想要真正的做到,無孔不入,這就意味著,戰略保障局,不但要招納漢人,還要招募和籠絡各國之人,以西洋作為立足點,確實是一手妙棋,而打著商行的旗號作為掩護,進行活動,也可謂是深謀遠慮。

劉瑾這家夥,也是一個人才啊,不重要都浪費了。

方繼藩在心裏暗暗思忖著。

朱厚照對這事,不太懂,便看向方繼藩。

方繼藩朝朱厚照頷首笑道:“不錯,不錯,這事兒,交給劉瑾辦就對了,我生出來的……不是我生出來的,卻是我認的孫兒,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