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天可汗(第2/2頁)

弘治皇帝無言,自己這兒子,還真是……

弘治皇帝嘆了口氣:“他喜歡,就由著他去吧,朕管不了他啦。”

籲了口氣。

前幾日揍了朱厚照一頓,朱厚照立即就去太皇太後和張皇後那裏告狀了,現在後院著火,弘治皇帝很煩躁。

方繼藩道:“陛下聖明。”

弘治皇帝扶了扶眼睛,而後道:“前些日子,喀山、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亞、克裏木諸汗國率部而來,不只如此,還有海西、建州、野人女真諸部,俱都至大同,請求內附,你來的正好,朕想聽聽你的意思。”

方繼藩一聽喀山、阿斯特拉罕、克裏木和西伯利亞等汗國的名字,這些零散的所謂汗國,最初乃是蒙古人的所謂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他們一路西征,占據了極北之地和東歐,也曾強大一時。

只不過……到了現在,卻已式微了,莫斯科公國已經崛起,這數十年來,他們屢屢和莫斯科公國交戰,結果卻是屢戰屢敗,甚至被驅逐出了烏拉爾山脈。

在莫斯科公國的強大壓力之下,這些分裂成數個的欽察蒙古諸部,山河日下,自知不敵,十之八九,是想要找外援了。

而至於海西、野人、建州女真諸部,可謂是時而臣服,時而又反,成化年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的打擊,再加上朝鮮國的打擊之下,最近,倒是順從了許多。

現在這些人居然合夥起來,跑來覲見皇帝,再加上韃靼部,朵顏部,這關外的所有力量,想來……都跑到了大同。

方繼藩低頭看著宦官送來的奏疏,這些奏疏,乃是聯名所奏,方繼藩眯著眼,卻是看清了這奏疏之中一個字眼‘天可汗’!

一下子,方繼藩明白陛下突然對這些小魚小蝦,有了如此濃厚的興趣了。

人都說這些大漠人傻,可細細想來,沒一個傻得啊。

而今,大明國運昌隆,這大漠和遼東諸部,具都仰仗大明鼻息,說穿了,就是靠大明賞一口飯吃。

十之八九,這些人偷偷湊在了一塊,一合計,便想效仿唐時的舊事了。

當初唐太宗擊敗高句麗,橫掃漠北,攻殺突厥,吐蕃和西域諸國,俱都聞風喪膽,於是聯名,請求內附,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這幾乎是歷史上,中原王朝最巔峰的時刻。

而憑借這天可汗三字,唐太宗之名,自是名留青史,後世子孫,無不對他敬仰有加。

方繼藩徐徐念道:“臣等是大明的屬民,到天至尊這裏來,就像見父母,請天至尊不棄,準許我等世世代代為大明的臣屬。”

這裏的天至尊,就是天可汗。

方繼藩念完,便道:“陛下之功業,已經直追唐太宗,可以與之比肩了,兒臣真為陛下高興。”

弘治皇帝似乎也為此得意,他嘆了口氣道:“朕自知,中原強盛之時,他們自要內附,乖乖臣服,可一旦中原衰弱,這所謂的天可汗三字,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朕得此奏,引唐人前車之鑒,反而更是如履薄冰,憂心如焚了。這大漠的治理,朕一直托付給卿家,現在得諸部推舉,對朕如此俯首帖耳,你方繼藩,也是大功一件!”

方繼藩忙道:“兒臣哪裏敢當,兒臣不過是沾了陛下的光而已。”

弘治皇帝自是樂不可支,墨鏡的好處就來了,碰到這種事,得謙虛啊,萬萬不能樂不可支的樣子,不然,別人會說自己太看重這名聲。

墨鏡,將弘治皇帝的喜色,掩藏起來。

只看到一張不怒自威的樣子。

弘治皇帝道:“現在諸部俱都聚於大同,希望和大明會盟,此事,方卿家來安排。”

方繼藩詫異道:“陛下要去大同?”

弘治皇帝淡淡道:“莫非將他們召來京師嗎?當初,唐太宗,便是在大漠,與之會盟,如此,才彰顯我大明據有四海,普天之下,皆王土也。”

方繼藩只好道:“兒臣……盡力安排。”

弘治皇帝龍心大悅,愉快的道:“有繼藩在,朕就放心的很。這一次,太子也別留守京師啦,跟著朕一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