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萬裏伏波(第2/2頁)

失去了大明的後勤系統,沒有了火藥和子彈的源源供應,他們手中的火器,不過是燒火棍罷了。

這可比他們以騎射而西征要讓人放心的多。

弓箭誰都可以制,而火器,卻是需要門檻的,尤其是能大規模供應火器的地方。

弘治皇帝手微微搭著案牘,他沉吟片刻:“下旨,弓騎多有不便之處,無法在西征諸軍之中普遍推廣,自此之後,大漠諸部,所用器皿,以刀劍和火器為主,所需火器以及刀劍,由幸福集團後勤入關采買,西山諸作坊,則進行供應,各個作坊,再由鎮國府轄制。”

方繼藩道:“陛下聖明。”

弘治皇帝又道:“王守仁雖為文臣,在馬上,卻有赫赫之功,此人乃是大才,在大漠諸部之中,頗有聲望,此人,乃可造之材,亦可堪大用,今賜其國公,再欽賜鬥牛服……”

弘治皇帝的手,輕輕的拍打著案牘,一面說,一面心裏暗暗的斟酌,而後,才慢條斯理道:“敕其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督師,幸福集團正使。”

這一手安排,是弘治皇帝深思熟慮的結果。

王守仁是文臣,朝廷對於文臣,還是給予了足夠的信任的。

最重要的是,幸福集團的股價漲跌,關系著內帑,事關重大,現在王守仁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若是臨時換將,只怕消息一傳出,又要引起股市的浩劫。

而讓王守仁繼續統領大漠諸部,足以給無數的投資人,一個定心丸。

這消息一出,想來,又是一個大利好。

劉健道:“陛下的恩榮,是否太過。”

弘治皇帝嘆口氣:“非常之時,自當要行非常之事,用非常之人,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王卿家,出生自書香門第,其父,曾教授朕讀書,也是名臣,西征乃是大事,馬虎不得,此人可堪大用,那麽……朕自當大用!朕要讓他做朕的馬援,朕的班超。”

弘治皇帝站起來:“今我大明,開眼看天下,方知天地之大,無窮無盡,大明若是不能順勢而變,他日,遲早反受其害,朝廷理應不吝賞賜,唯獨遺憾的是,天下的英才,不能盡為朝廷所用,擬定旨意吧。”

劉健沉默片刻,他能理解弘治皇帝的心情。

當今天下,和太祖高皇帝時,沒有什麽不同,當初太祖高皇帝驅逐韃虜,才打下了這百五十年的基業,而如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未來這天下百五十年的基業,就看今朝了。

弘治皇帝說到此處,松了口氣,心情愉悅無比,心裏思量,這個決定一下,只怕,幸福集團的股票,要突破六兩銀子的大關了。

不只如此,倘若是王守仁……還能接二連三的傳來捷報,那麽……

弘治皇帝禁不住,樂了。

自得其樂,實是愜意無比的事啊。

弘治皇帝旋即看向方繼藩:“繼藩啊。”

方繼藩道:“兒臣在。”

弘治皇帝道:“你是王守仁的恩師,你有什麽話說?”

方繼藩想了想:“兒臣也是覺得,陛下對伯安的賞賜過重了,國公的爵位,過於厚重,兒臣對王守仁言傳身教,一直教導他,不要想著朝廷為你做什麽,要問你能為朝廷做什麽,為朝廷效命,乃是他的本分,只因一場大捷,就給他如此高官厚碌,兒臣想,他一定不肯接受,心裏更會誠惶誠恐,兒臣乃是他的恩師,不敢請求陛下什麽恩賜,要不,打了商量,給王伯安的賞賜,打個折,封個侯便是了。”

弘治皇帝眯著眼:“你的意思莫非是,朕說話可以不算數?”

方繼藩搖頭:“兒臣……可沒這樣說,兒臣的意思是……”

弘治皇帝似乎也覺得,當時話說的有些太滿,不過……他似乎倒也沒有太在意,卻是淡淡的道:“等王卿家上奏謝恩之後,再說罷。”

方繼藩一聽,明白了點什麽,立即信誓旦旦的道:“請陛下放心,兒臣教授出來的門生弟子,那都是厚道實在的人,到時,伯安一定會上書,請求陛下收回重賜,嗯……一定會的。”

弘治皇帝微笑:“眾卿退下,太子和繼藩留下。”

劉健等人,心領神會,自是告辭。

待劉健等人一走,弘治皇帝命宦官取來了報捷的奏疏來,定睛一看,突然道:“蕭伴伴……朕有些日子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