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天才(第2/2頁)

方繼藩說著,將這厚厚一麻袋的卷子和書題統統抖出來:“小藩,這些日子,你什麽都別做,將這些題,都做一遍,做完了,你便是出師了。”

張秀榮看得咂舌。

這一場競賽。

乃是內閣組織,戶部、西山書院和保定布政使司協辦。

規格還是很高的。

目的就是擇才。

內閣和各個機構都協商過了,名列前茅者,不但要給予不菲的獎金,還可授予學士頭銜,甚至,內閣還將其授予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在歷代名稱和職務不盡相同,南朝時掌制誥、詔令、宣旨和接納上奏文表等事;隋時主管誥令詔敕;唐時掌管詔令,參與機密,決斷政務;宋時參與政令決策,執掌中書省諸事。

可以說,在前朝,這玩意,很高級,已經形同於宰相的職權了。

甚至,其職權到了唐宋時,抵達了頂峰,蓋因為中書省又稱紫薇省,唐宋時中書舍人亦稱“紫薇舍人”,掌判中書省諸事。

不過到了大明,卻並沒有設立中書省,故無紫薇舍人之稱。

而到了明朝,中書舍人,因為中書省的裁撤,自然也就再無這樣的官職了。

不過出於習慣,這內閣,依舊被人稱之為宰輔機構,內閣大學士在內閣辦公,需要有人協助,因而,便從甲科、監生、生儒、布衣之中,挑選出一些能讀能寫的人,在內閣裏辦事,這些人,則被稱之為中書舍人。

這玩意,現在在後世,有一個稱呼,叫做臨時工。

可這臨時工,雖非朝廷特意授予的官職,卻是協辦著內閣的事務,這權力可就不小了。

那內閣裏,無品無級的中書舍人,出了內閣,哪怕是尚書、侍郎,都要打一聲招呼。

內閣授予名列前茅之人為中書舍人,自然是希望,選出一些出類拔萃之人,協助劉健等人署理公務,也可看出,內閣對於優秀的算學人才的重視。

這場考試,幾乎所有學過算學的人,都極為重視,畢竟,這是一個能夠進入內閣,隨時可以見著內閣大學士的機會。一旦名列榜首,說是一飛沖天,也不為過。起好處,不在金榜題名之下。

因而,不少人都在磨刀霍霍,按著規矩,戶部、西山算學院、保定布政使司的統計司人員,都可直接參與考試。

至於其他人,則需通過層層選拔,才有考試的資格。

因而此次考試的壓力很大。

朱秀榮見著那一沓沓的試題,已是蹙眉:“小藩是個女子,你這做兄長的,該當教授她賢良淑德,卻怎麽教這些。”

方繼藩瞪大眼睛:“殿下,天已變了,你還不曉得吧……也罷,等你入宮就曉得,現在時候不早,小藩,不可以虛度光陰呀,來來來,我陪你做題。”

方小藩倒是笑吟吟的道:“好。”

兄妹二人,圍著桌子,方繼藩取了卷子,一面道:“不懂得,你……”

他本想說,不懂得,你來問我,細細一想,好像自己……

“不懂得,你告訴兄長,兄長我幫你將疑惑整理一下,去幫你四處問問。”

“噢。”

方小藩很快進入了狀態,拿起了卷子,提著炭筆,已是渾然忘我的開始做題了。

朱秀榮見狀,不禁問:“小藩,你餓不餓。”

方小藩沒答她。

朱秀榮嘆了口氣,便忙是去吩咐人準備一些糕點和茶水來,擱在方小藩的一邊。

方繼藩在一邊,百無聊賴,見方繼藩也不吃,索性自己在旁吃了,一面吃,一面低頭看著這試卷,心裏卻感慨,數學博大精深,我方繼藩這輩子,怕是學不上了,不過不打緊,我還有妹子,她會完成我方繼藩的遺憾。

任何的學習,都離不開人的興趣。

一個人若是沒興趣,你捉著她如何去學,她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可若如方小藩這般,來了興趣,那便不得了了,方小藩坐著,足足兩個時辰沒有動靜,等她擡頭時,餓了:“哥,我餓了。”

然後,她看著桌邊的幾個空碟子,還有早已喝盡了的茶水。

方繼藩摸著自己的肚子:“你這樣一說,我發現我又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