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恭迎聖駕(第2/2頁)

陳豐:“……”

寒風依然在嚎叫。

有人道:“呀,王學士也有肉吃,他哪裏來的肉。”

頓時,這些平日裏清高無比的翰林和禦史們,紛紛義正言辭的站起來,果然,王不仕在吃肉,吃的很開心。

他戴著墨鏡和大金鏈子,手裏拿著早已有人熱好瓷盤,不只如此,他所坐的地方,還有人給他撐了傘。

地上,是一個厚重的毯子。

王不仕盤膝坐在毯上,無懼風雪,手中的瓷盤裏,是香氣四溢的湯汁和一塊塊已熱好的鹵牛肉。

“老夫買的。”王不仕一面將肉送進自己的嘴裏,一面朝方繼藩的方向努努嘴:“不貴,此時此地,這樣熱好送來的牛肉,不過五百兩銀子一斤。”

五百兩……

不如去搶。

王不仕只吃了幾塊肉,就覺得飽了,餐盤放在一邊:“鄧健。”

撐傘的鄧健道:“老爺有什麽吩咐。”

“這肉不好吃,你吃了罷。”

鄧健已拋了傘,餓虎撲羊一般,將那五百兩銀子的肉端起來,拼命的往口裏塞。

……

一雙雙慘綠慘綠的眼睛,看著大快朵頤的鄧健。

有人發出咆哮,罵罵咧咧,不知在說些什麽。

……

弘治皇帝坐在馬車裏,聽到馬車外的喧嘩。

此時他已吃飽喝足,拉扯了車中的鈴鐺。

蕭敬在車外,聽到鈴響,立即將車門開了一個角,鉆入了車中:“陛下。”

“外頭何故喧嘩?”

“百官們沒肉吃,有些不滿。又聽說齊國公帶了許多肉來,到處兜售呢。”

弘治皇帝繃著臉:“不像話。”

頓了頓。

似乎弘治皇帝還是頗為體諒百官們的處境,便道:“你去,將肉買下,分賜諸官。”

蕭敬一臉難以啟齒的樣子。

弘治皇帝皺眉:“又怎麽了?”

“齊國公說他這肉不一般,是什麽西山雪花牛肉,那些牛,都是聽四書五經長大的,每日還要讓它們保持愉悅的心情……總而言之,一斤肉,五百兩!”

弘治皇帝沉默了。

他噢了一聲:“朕有些乏了,明日還要趕路,伺候朕就寢吧。”

“奴婢遵旨。”

這馬車寬敞,將沙發折了,便是一張軟床,蕭敬勾著身,收拾起來。

……

大楊山下,是連片的草廬。

毛紀自搬來此,講學已有三年。

三年之間,從默默無聞,到如今,桃李滿天下。

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在附近結了草廬,來此讀書。

掛冠而去,並非毛紀所願。

毛紀所想的,依舊還是儒家的入世之心。

可他很清楚,他已難有作為了。

與其厚顏在翰林,不如……有所為。

他的手裏,拿著的乃是一個名敕。

這名敕,有些嚇人,乃是太子殿下邀他去軍中赴宴的帖子。

幾個弟子,盤膝坐在下頭,毛紀嘆了口氣:“太子殿下少年時,也是極聰明的,可越大,卻越是荒唐了。”

他流露出了痛苦之色:“終究,還是被小人所誤啊,以利誘人,非君子之道也,所謂的新學,口口聲聲,說是繼承了聖人之道,破舊立新。可實際上,卻是離經叛道,罷罷……不說這些,方信,你去回稟太子,就說,老夫身體有所不便,不能赴約,還請太子殿下見諒。”

“是,先生。不過……先生,學生聽說太子殿下,脾氣不好。”

毛紀微笑:“若是因為太子脾氣糟糕,便不敢不去,那麽,有何風骨可言。老夫無欲無求,不過是希望代聖人立言,傳授平身所學而已,太子若因此而怒,又有何妨呢?”

學生們一個個激動的看著毛紀。

毛紀又道:“何況,陛下要來了,帶著百官而來,昌平縣令已修書來通了氣,此番,是因為陛下也聞得老夫在此教化的功勞,特領百官來此,看一看這昌平。”

說到此處。

毛紀不禁眉飛色舞。

前來投奔的讀書人越來越多,學習的風氣,也越來越濃,昌平縣令,也是幾次三番,說起昌平有了巨大的變化,這都是自己的功勞。

看來……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可通過教化來解決的。

陛下禦駕來此,看來……是朝中的風向,有所改變了。

“爾等,好好準備,預備接駕吧,迎駕才是最要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