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仁心(第2/2頁)

這就導致,他成了九十多戶人家與官府聯系的通道,哪怕是有什麽差役來,也都是先尋他來出面。

若是尋常百姓,零零散散,毫無組織,到了這陌生的環境,要嘛心裏發虛,不知所措,要嘛這些災民,會內部自行的出現一個類似於道門、幫派之類的組織,最終,這個暫時的棚戶營地,混亂不堪。

可有了這個書生,一切都不同了。

這書生讓他們安頓,而後便又去忙碌了,食堂裏開始升騰起了炊煙。

而這沿途的幾個病人,也被送去了醫館。

不只如此,還有車馬送來了許多的被褥。

等那書生回來的時候,手裏拿著一個清單:“趙牡,趙牡。”

“在。”

“最新的消息。”書生笑吟吟的看著趙牡:“陳記車行需要七個車夫,其中一個名額,給了我們小組,你年紀最小,先去學著,明日會有人來領你,以後你去上工,也不必怕……出了事,來尋你也是一樣,未來三年,我都得照應著你。明日卯時,你在自己的屋前等著,會有人來領你。”

趙牡不知道趕車是啥樣的。

可他一點都不擔心,因為……這書生讓他很信得過。

“好呢,明日我便去。”

接著,那書生又拿著單子,去尋下一家人了。

無數的商行和作坊,甚至是客棧和店鋪,都產生了許多的崗位。

這第一批來的人,暫時都不擔心沒有生業。

雖然作坊和客店,都希望能夠招募熟手,可太子殿下下詔,西山書院的書生們又隔三岔五帶著宣傳單來登門,成日念叨著招募災民的好處,這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偏偏,你還不能趕人,西山書院的生員哪裏是好惹的,有的商賈,是受了感召,而且確實缺人,生手來了,大不了讓個老匠人帶著便是,因而,願意接納這些災民。也有的商賈,是其他人都招納,自己若是不招納,難免以後出門在外,會難堪,也只好捏著鼻子認了。

到了次日清早,便有各個作坊和店鋪的人來,領著人便走。

對於這一切而言,趙牡一切都是生疏的。

他只知道,自己的活兒,並不累,跟著一個老師傅,沿著既定的路線,趕著車馬,運載貨物,再過幾個月,他便可以獨當一面了。

下了工回來,他才發現,這棚戶區域,又擴大了許多,今日又來了不少人。

同一個小組的人,成了左鄰右舍,彼此之間,也都熟識了,能讓人安心一些。

至於湧入來的新人,其實和他們沒有太大的關系。

傍晚的時候,那書生都會來走一趟。

這時候,便會有人去尋他,有的是求他代寫書信的,也有的是希望讓他幫忙尋找自己的失散的親人,或是上工時的煩惱,偶爾也會傾訴。

趙牡沒什麽煩惱,他是孤兒,倒是無所謂,白日上工辛苦,夜裏,自是到了棚裏,蓋上新的被褥,倒頭便睡。

……

哪怕是得了各大商行的資助,這銀子,還是如流水一般的花出去。

要安置這麽多人,絕不是輕描淡寫的依靠感召和詔書就可以解決的。

朱厚照越發的頭痛,方繼藩最近倒是很乖巧,沒有和他頂嘴,而是不斷的跟著朱厚照一起,解決一個又一個新的難題。

譬如……棚戶區裏的水井開始不足了,此前還是低估了人們用水的需求,得趕緊命人,帶上家夥,多去打水井。

又譬如,大量的新樓,人力不足,新來的災民,又大多沒有建設的經驗,需趕緊培訓一批泥匠和瓦匠。

醫學院那裏,也是人滿為患。

小病自然是去醫館,可到了大病,卻不得不送來醫學院來。

醫學院的學員倒是不少,可蠶室的床位明顯不夠。

不得已,花錢吧。

朱厚照看著賬目,有點懵:“老方,我們可能花的有點多啊。”

方繼藩湊都不願意湊過去看一眼,一副和自己無關的樣子:“殿下賢明,自有明斷,臣什麽都不懂,還是不要求教臣了,噢,殿下,這是剛剛送來的奏報,說是明日,只怕還有四五萬人抵達,東區已經人滿為患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