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朕重重有賞(第2/3頁)

朱厚照神氣活現的站出來,高興的合不攏嘴:“兒臣在。”

弘治皇帝道:“朕的兒子,數月之間,遷徙了百萬人,對災民,妥善安置,可謂是殫精竭慮,兢兢業業,他不愧為太祖高皇帝的子孫,太子,朕令鎮國府,轄制北直隸,治順天府。”

治順天府。

群臣們嘩然,面面相覷。

他們都是博古通今之人,不會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順天府乃是要害之地,是皇帝的居所,這裏最是尊貴,因此在北宋時,曾有過親王治京兆的傳統,而但凡被任命為京兆府府尹的親王,往往就是皇儲的人選。

大明建立之後,這宋朝的成法,並沒有延續下來,現在弘治皇帝突然宣布如此,豈不是更加確定了太子的地位。

太子不但是東宮,而且掌握著天下最要害之地,這裏發生的一舉一動,都被太子所掌握,誰還敢說,太子不賢,誰還敢猜測,陛下對太子失望,有換儲之心?

那曾傑聽罷,身軀更是一顫,他仿佛意識到了什麽。

忙是站出來,匍匐在地:“陛下聖明啊。”

眾人漠然的看著曾傑,卻都沒有吭聲。

弘治皇帝理都沒有理曾傑,而是平靜的道:“方卿家。”

方繼藩就顯得謙虛多了,乖乖道:“兒臣在。”

“卿輔佐太子監國有功,此次賑災,你也出力不小,朕心甚慰,卿乃朕之婿也,依太祖高皇帝之例,駙馬都尉不得任以朝廷官職,朕看,這很不妥,要改。這順天府,乃是至要害之地,轄制京畿,事關重大,朕命太子為府尹,卿便為少府尹,你們二人,是在一起慣了,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以後,也就同府治事吧。”

方繼藩想了想,我堂堂國公,任一個順天府少尹,怎麽像是消費降級,啊不,降職了呢?

劉健等人心裏卻是震撼。

這是陛下將身家性命,還有半個社稷,都交給太子和方繼藩了。

若是尋常的府尹和少府尹,雖然權責重大,可礙於他們卑微的身份,其實是最難堪的。可太子和齊國公不同,一個是東宮,一個是國公,這兩位要是掌握了京師最要害之地,這還用說,從今往後,什麽舊城、新城、還有最新開發的南部新城,不消說,以後都是這兩位強勢府尹和少府尹說了算。

方繼藩行禮:“兒臣謹遵陛下旨意。”

弘治皇帝深吸口氣,面上卻如冰山一般,他淡淡的道:“前幾日,有卿家說,皇孫未來可克繼大統,承天之命……”

曾傑面如死灰,依舊還匍匐在地,瑟瑟發抖。

“朕在想……”弘治皇帝淡淡道:“是誰,敢如此造謠滋事,要離間太子和朕的孫兒呢?”

此言誅心之極,幾乎是捅破了窗戶,直接拉下了最後一點的遮羞布。

百官震撼。

算賬的時候到了。

太子如此賢明,居然有人敢生這個事,這個人,他還是人嗎?

接下來,更多人所憂慮的是……曾傑和自己平時關系不錯,不會這狗東西獲罪,攀附到我的身上吧。

“陛下……”有人大義凜然的站出來。

眾人看去,卻是翰林編修曾青,曾青不但是曾傑的同鄉,還是曾傑的遠親,平時相交是最好的。

這一點,不少人都知道。

“臣要彈劾戶部曾傑,臣乃他的遠親,可此人……實在是十惡不赦啊,他年輕時,就曾自比自己的孔孟,說自己有天大的才能,他明為聖人門下,實則卻全無尊師重道之心。不只如此,此人狂妄,金榜題名之前,流連於勾欄,與許多歌姬,搞三搞四,此為不潔;他自登科之後,先在刑部觀政……”

曾傑看著曾青,心都已死了。

這是自己的堂弟啊。

他為了斷臂求生,居然……居然……

最了解自己的人,恰恰是自己的至親朋友。

曾傑那麽點兒事,竟統統抖落了出來。

“畜生!”這罪行還未揭露到了一半,一人凜然而出,作怒目金剛之狀。

眾人視之。

卻是曾傑的宗師,禮部侍郎程鶴,程鶴痛心疾首,戟指曾傑:“萬萬想不到,你竟是這樣的人,難怪平日,你總是鬼鬼祟祟,幸賴老夫早看你獐頭鼠目,行為不端,與你並無瓜葛。陛下,老臣建議,此等不忠不孝無禮的狂妄之徒,立即將其拿下,收錦衣衛治罪,將其千刀萬剮,以儆效尤。”

宗師……這是當初提拔自己的宗師啊。

可現在……

曾傑覺得腦子有些昏沉,將自己下詔獄,這人進了詔獄,那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你們好毒。

“斯文敗類!”

“醜惡!”

一下子,殿中各種咒罵交加起來。

不得不說,曾傑平時的人緣還不錯,否則這個時候,怎麽會有這麽多人為了自證清白,個個要跳出來,和曾傑劃清界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