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國計民生(第2/2頁)

方繼藩開設新政,許多稅法,都是方繼藩的門生起草,方繼藩也一大早,拎了來,不過方繼藩明顯一臉倦容,隔三岔五的打著哈欠,像是沒有睡夠。

這引來許多人的側目。

方繼藩似也識趣,忙是一副抱歉的模樣,朝著眾人擠出一抹淡淡笑意:“昨夜看書,到了三更。”

劉健有點惱火,這家夥的哈欠,打斷了自己好幾次話了。

劉健便捋須,凝視著方繼藩,微笑問道:“不知讀的什麽書?”

方繼藩想了想,便笑呵呵的回答劉健。

“四書五經,還有資治通鑒。”

劉健:“……”

似乎也挑不出毛病,這個回答很妥帖。

挑不出問題,劉健只好不在跟方繼藩計較,而是繼續奏陳。

“陛下此前定下的章程,老臣下發給各部以及各地的布政使司,反饋來的意思,卻是參差不齊……有的認為如此甚好的,也有人頗有疑慮……”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目光不由在眾人身上遊走,最後才皺著眉說道:“朕前些日子,也見了他們上來的奏疏,確實是頗有爭議,歐陽卿家……”

弘治皇帝說著,不禁看向歐陽志。

歐陽志沉默片刻:“臣在。”

弘治皇帝凝視著他,眼眸裏透著期待。

“歐陽卿家怎麽看呢?”

歐陽志陷入了思索。

這是弘治皇帝最欣賞他的地方。

許多人都愛表現,皇帝問起來,生怕皇帝不知自己博學一般,有啥問題,都搶著答,唯獨歐陽志,卻是老神在在,不疾不徐。

歐陽志沉吟道。

“陛下,各地的情況不同,因而不可一蹴而就,此次新稅推及天下,勢必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朝廷已有了大方向,現在,就是根據不同區域進行調整的事了,臣以為,應廣泛派遣欽差,於各地欽查,前些日子,臣在保定時,聽說陛下設了統計司,何不讓統計司派出人員,以欽差的身份,先了解到地方的民情和各方面的數據,陛下再做決斷。這等事,萬萬急不來,一旦出了亂子,百姓們就要吃苦頭的。行新政,需大膽,更需勇於任事。這是因為,若是不夠意志不夠堅決,則定會動搖,動搖的多了,事也就辦不成了。”

歐陽志頓了頓,接著又繼續說道:“可是推廣新政,卻需瞻前顧後,要再三觀望,慢慢的推敲,更需如履薄冰,萬不可想當然,更不可一概而論之。”

弘治皇帝眼前一亮。

是了,統計司。

差一點兒,弘治皇帝卻是忘了統計司。

弘治皇帝笑意滿滿的朝歐陽志點了點。

“卿家所言,甚合朕心。朕還以為,你在保定推廣新政,已是卓有成效,還當你定是巴不得將這新稅制立即推行天下才好,原來,你竟如此穩妥。”

弘治皇帝看了劉健一眼,征詢劉健的意見:“劉卿家認為可行嗎?”

劉健也是贊同歐陽志的方法,不禁開口說道。

“如此甚好,此某國之言。”頓了一會,他便補充道。

“老臣以為,可以照著這個方子,朝廷這邊,再想一想,章程呢,再修一修,百官們再議一議;另一邊統計司委派人員,分赴各地,再做一次詳實的調查,各省布政使司,還有各府、各縣,也讓他們集思廣益,多陳一下地方民情,這是百年大計,急不來的。”

弘治皇帝心裏松了口氣:“朕還是急了,總以為,這有好處,便巴不得推及天下……現在看來,還是有些冒進。”

他側目看了方繼藩一眼,見方繼藩一臉疲倦的樣子,咳嗽一聲。

方繼藩立即打起精神,朗聲道:“吾皇聖明,吾皇萬歲。”

弘治皇帝凝視著方繼藩:“……”

搖搖頭,露出苦笑。

正說著,蕭敬匆匆的入殿:“陛下,陛下……”

弘治皇帝皺眉,目光掃向蕭敬。

蕭敬拜倒:“陛下,天津衛傳來快報,說是有船隊回來,這回來的船隊,乃四洋商行,他們從佛朗機,回來了。”

弘治皇帝大吃一驚:“回來了?”

蕭敬激動地說道:“何止是回來,此番抵港,已是震動了天津衛,他們帶回來了無數的金銀,數不勝數,據說,金銀都堆砌成了山,一座又一座,連綿不絕,望之令人生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