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千裏覓封侯(第2/2頁)

他看著劉文善的不禁浮出了顯而易見的欣賞,問道:“何謂孤島?”

劉文善心裏不激動是假的,倒是在君前保持冷靜,對於心中所想所思,侃侃而談道:“各處的危機會加劇,勢必會發生大量的叛亂,到處都會是戰火,那麽,哪裏先穩定下來,就會有大量的商人、百姓,前往避難,倘若如此,這北方省,自會成為整個佛朗機的首善之地。”

弘治皇帝恍然,原來如此,便道:“你指的是,這北方省就相當於是京師和保定布政使司,因為這裏生活比尋常州府好,因而,但遇天災人禍,勢必會有大量的人湧入?”

“陛下聖明,正是如此。臣有萬死之罪,正是基於如此,才擅自做了這個主張,這也是臣的構想。用經濟學而言,這北方省,一旦率先穩定,自然而然,會產生虹吸效應。而到了那時,這裏……將會成為一個示範區。將來,也可成為大明在佛朗機的一個支點。未來大明無論是要對佛朗機用兵,又甚或者是,與佛朗機進行貿易,這北方省,既是一個跳板,也將成為一個櫥窗。”

弘治皇帝恍然,頓時大悅:“朕明白了,佛朗機距離大明何止萬裏,而佛朗機倘若不加抑制,遲早會是我大明心頭之患,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這北方省,就是一顆釘子?”

“正是。”劉文善目光中泛出神采,道:“若是操作的好,則更加事半功倍。”

弘治皇帝高興地點著頭,面帶笑容:“好,好,好!”

連說了三個好字。

一船金銀,倘若當真可以發揮效用,那就再好不過了。

若是如此,那麽又是大功一件。

不過……

弘治皇帝臉上表情多了幾分認真,凝視著劉文善道:“卿家有幾成把握。”

“臣不敢敢誇大,鑒於現在,佛朗機已經及其缺乏金銀,大量的財富,已經化為烏有,此時此刻,那王細作還有那一船金銀,其效果極大。若是王細作能夠加以運用,臣有三四成把握。”

只有三四成。

不過鑒於只是用如此小的代價,去換取那更大的收益而言,對於弘治皇帝而言,已經是一筆好的不能再好的買賣了。

弘治皇帝又露出了幾分笑意,感慨道:“劉卿家遠在萬裏,尚且隨時可為朕分憂,此真忠臣也。且不說這北方省的計劃,能否成功,單憑他帶回了如此多的金銀,且削弱了朕的心腹大患,這便是天大的功勞,朕昨日,就曾和內閣商議過,來,劉卿的功勞,不亞於滅國之軍功,有軍功者,封侯,這是祖宗之制,來人,下旨,敕命劉文善為定海侯。”

眾臣聽罷,紛紛羨慕的看著劉文善。

且不說劉文善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現在得了一個侯爵,這是多少人奮鬥了一輩子,都得不來的。

文臣之中,能獲封爵者,實是鳳毛麟角,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這劉文善,單憑這個,就足夠吹一輩子了。

方繼藩樂呵呵的,一臉欣慰。

在聽到必要敕封自己為侯的時候,劉文善下意識的,一臉感激的看了方繼藩一眼。

弘治皇帝又看向了劉瑾:“劉瑾。”

劉瑾忙是拜倒:“奴婢在。”

弘治皇帝看了他一眼:“卿掌四洋商行,這兩年來,有此佳績,可謂是勞苦功高,當初,太子和繼藩舉薦你,朕還尚有幾分疑慮,現在看來,他們是對的,此次你隨劉卿家前往佛朗機,鞍前馬後,這功勞,也有你的一份,你雖為閹人,乃是宮奴,可朕也絕不會厚此薄彼,幾位大臣都認為,閹人不適合封賞,可朕細細思來,天下臣民,但凡有功者,豈有不予賞賜的道理,朕敕你為南安伯吧。”

南安伯……

劉瑾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他一臉錯愕的擡頭,看著弘治皇帝,整個人有點懵了。

咱……一個太監……咋就成了一個伯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