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封地(第2/2頁)

弘治皇帝點頭道:“繼藩說的有理,其實此事,朕也詢問過劉卿家和李卿家,他們也是這樣的看法。正因為如此,朕才擔憂,真臘國境內多山,瘴氣又重,我大明雖滅安南,增設交趾布政使司,可交趾境內,民心未附,想要讓他們沐浴王化,卻還需一些時日。”

弘治皇帝頓了頓,又道:“這交趾,歷來習漢字,學漢語,處處效仿我大明,與我大明毫無分別,在該地設布政使司,尚且需慢慢的消化。倘若對真臘等國用兵,不但會使西洋各國更為疑慮,且對於我大明而言,也是極大的損耗,想要滅其國容易,想要征服,卻是難了。朕不欲動刀兵,卻是對你這大明寶鈔的構想頗有幾分興致,繼藩,憑著錢莊,還有這大明寶鈔,可以使西洋諸國同心同德嗎?”

方繼藩很耿直的搖頭道:“不可以。”

這麽直接的不可以?

不過看方繼藩的樣子,似乎還有下文。

弘治皇帝有點失望,但還是耐著性子準備聽方繼藩接下來的話。

便見方繼藩繼續道:“但是……陛下何須在意他們是否對大明同心同德呢,只要他們用了大明印制出來的錢幣,一切都掌控在我大明之手,那麽,他們即便是離心離德,也沒有意義了。因而,與其征服他們的人心,不妨征服他們身邊的一切柴米油鹽,令他們衣食住行,一切息息相關之事,都離不開我大明,如此,西洋便可徹底成為我大明最順從的藩鎮了。”

方繼藩沒有用藩國來形容,用的卻是藩鎮。

藩鎮和藩國是完全兩個概念。

弘治皇帝聽出了這話外之音。

他打起精神:“不錯,繼藩所言,很有道理,朕要的不是他們的心,朕要他們的人即可。”

他隨即道:“看來,你心裏已有了推行大明寶鈔的韜略了。”

方繼藩點頭:“眼下有兩個策略,一個是徐徐圖之,反正也不急,用數十年的時間,慢慢的讓他們接受寶鈔,只要大明寶鈔的信用一直良好,總有一天,他們遲早會慢慢的接受。”

數十年的時間……

弘治皇帝搖頭:“還有一策呢?”

方繼藩道:“還有一種辦法,就牽涉到了道德問題了,陛下理應知道,兒臣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說下去!”現在正事重要,弘治皇帝懶得和方繼藩扯東扯西。

方繼藩咳嗽一聲:“破壞掉他們原有的貨幣體系,緊接著,大明寶鈔趁虛而入,三年之內徹底取而代之。”

弘治皇帝頓時明白了什麽意思:“就如郁金香一般?”

方繼藩搖頭:“得用另外的辦法。”

弘治皇帝顯然對後者更有興趣。

雖然讀了許多聖人之書,可為天子者,雖有寬仁的一面,卻沒幾個是幼稚的,弘治皇帝想了想:“誰可以去?劉文善?劉瑾?”

“這二人……是可用之才,兒臣以為,他們可以勝任。”方繼藩道。

弘治皇帝低頭,看了一眼桌面上關於真臘國暗中與佛朗機人媾和的密報,臉色凝重:“他不仁,朕不義,朕以寬仁待彼,彼卻以詭計報朕,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大明寶鈔,必須立即推廣,朕……的耐心是有限的。倘使劉文善與劉瑾二人成功,朕依舊不吝賞賜……”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方繼藩一眼:“繼藩……也該為方家的未來著想了,是時候,該有一個封地了。”

封地……

方繼藩錯愕的看著弘治皇帝。

聽著這話,怎麽像是自己要被走狗烹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