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賺了(第2/2頁)

只是百年前,真臘被暹羅所侵,他們的軍隊,甚至一舉攻入了吳哥城,真臘國開始衰弱,遷都於金邊。

這金邊城乃是數處河流交匯之處,百年之後,城池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真拉國都,便置於山腰上,自這王宮,可俯瞰整座城市,那無數高高的佛塔聳立,在這真臘,人們崇信佛教,因而,大大小小佛塔林立。

這真臘國除國王之外,又設了五大臣,國家大事,幾乎都由五大臣處置。

此時,五大臣之一的髯多婁進入了王宮,他向國王行了禮。

真臘國王看了髯多婁一眼,卻發現了奇特之處。

不等國王詢問,髯多婁便道:“臣的這件衣衫,是否與眾不同?”

國王頷首點頭。

髯多婁道:“這是從馬六甲的吉寶港運來的,在那裏……”

他將吉寶港所發生的事,一一敘說。

國王的臉色陰沉下來,繃著臉道:“這麽多的商人去購置這些布匹,對於國家,並沒有好處,這是將我們的財富拱手送給了明人啊,何況此布匹如此低廉,那麽,國中的許多農婦所織的衣料,又有誰肯去購買嗎?”

髯多婁點頭道:“大王,臣也是這樣想的。”他頓了頓,又道:“可是……大王,這衣料如此物美價廉,王上若是制止商人們訂購,這可能嗎?”

國王皺眉了,這話的確有理。

髯多婁又道:“而且大明勢大,自居上邦,他們的船隊時常遊弋於航路上,他們所占據的交趾布政使司又與我們相鄰,倘若我們不購置他們的布匹,下達禁絕通商的禁令,大明又會怎樣想呢?大明有士兵百萬之數,不是我們可以相比的。王上還請三思……”

年輕的國王深深的思索了半晌,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起初的時候,大明出現在西洋,曾讓他頗為高興了一陣。

畢竟,佛朗機勢大,到處勒索和侵奪土地,這已引起了真臘的警覺。

可現在,佛朗機人顯然比從前老實多了,也願意與真臘平等的交往,甚至他們在呂宋和爪哇,願意和真臘互通有無。

國王倒是對這些越來越多的明人,有些不滿了。

他說出了心中的擔憂,道:“可是,若是讓我們的財富不斷的外流,這不是長久之計啊。”

“是的。”髯多婁篤定的點點頭,他取出了一塊料子,送到了國王的手上。

國王捏著這料子,更顯得憂心。

“這樣的料子,許多少銀子。”

“一丈?”

“是的,一丈!”

“不需要銀子,只需要九十五株錢。”

九十五株……

國王臉色駭然了。

哪怕是土布,也需四五十株錢呢。

他摸著這上乘的料子,本還以為這一定和絲綢一樣,價值不菲。

可哪裏想到,賣家居然也只比土布高了一些罷了。

“明人寶貨,真是可怕啊。”國王忍不住道,眉頭皺得更深。

他用手反復的摩挲著布料,眼裏忽明忽暗。

“不只如此,還有許多寶貨,除了布料,還有眼鏡,就是戴在眼睛上的,還有大鐘,可以報時,還有四輪的車馬,還有……”

髯多婁一連串的說出了許多的商品。

這些東西,都是大明獨有,而真臘聞所未聞的。

國王的臉色有點難看了,道:“你對此有什麽建議。”

“王上,臣聽說了一件事。”

“嗯?”

“許多的商人,紛紛前往吉寶港,將無數的寶貨,通過船只,送到我國來,再經過河船,進入我國的國都,臣認為,這已經不可逆轉了。不過……大明似乎為了更好的做生意,承認我國的貨幣,只要是我國的金銀和錢幣,他們都照單全收。”

國王是極聰明的年輕人,他立即就意識到了髯多婁的意思。

他道:“長此下去,我們的錢幣只怕要不足了?”

“是的。臣認為,我們應該加緊鑄錢,有備無患。”

國王又不禁擔心起來。

鑄錢,怎麽能加緊呢?

誰都知道,鑄錢就是增加自己的財富,可金銀銅是有限的啊。

髯多婁則深深的看了國王一眼,露出了狡黠,道:“其實……臣讓商人特意拿了吳哥時期的銅錢去購貨,而明人們,也承認了吳哥時期的銅幣。”

這一下子,國王的眼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