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 人贓並獲(第2/2頁)

虧了,虧血本了。

弘治皇帝也皺眉,拿不定主意。

方繼藩道:“陛下,投入三十兩銀子的人,勢必家貧,平時大多都在京裏務工,他們被欽犯所蒙蔽,自也是利欲熏心,想來他們湊出來的銀子,都是家中辛辛苦苦積攢了不知多久的財富,這是他們的棺材本,朝廷怎麽忍心截留他們的錢財呢?而三十兩之上的,則勉強已經過了溫飽了,退給他們的贓款,雖是少了一些,可畢竟大部分退回了,他們家裏略有一些財富,倒也不至因為少了兩成的銀子,家裏便要遭什麽困難。所以兒臣以為,這是合理的。投入了百兩銀子之上的人,也是如此。至於能投入千兩銀子以上的,他們大多家中殷實,家中且富且貴,哪怕是不退回贓物,也照樣能錦衣玉食,生活不會受什麽影響,退還六成,兒臣也以為,這是理所應當。”

弘治皇帝心裏想,這樣說來,朕的兩百萬兩銀子,最終只剩下了一百二十萬兩?

八十萬兩沒了?

其他百官,之前的歡喜之色已經消失了,甚至有人開始痛心疾首。

張家兄弟,更是幾乎要昏厥過去。

方繼藩這時道:“王學士,也十分贊同兒臣的章程。”

此言一出,原本還想發幾句牢騷的人,頓時住口了。

卻見王不仕面帶笑容,依然還是鎮定自若之態,仿佛他的五百萬兩銀子,只退回了三百萬兩,也不過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一般。

可人家血虧了兩百萬兩的人,尚且倡議此事,其他人,反而也就不好多口了。

弘治皇帝感到心刺刺的痛,但終究還是嘆了口氣道:“的確,此法是最穩妥的,哎……以後朝廷定要引以為戒,就這麽辦吧,朕準了。”

孰輕孰重,弘治皇帝是拎的清的。

雖然心疼。

可漸漸冷靜細思,方才發現方繼藩此舉實是巧妙。

自己這個女婿……人人都說他貪婪無度,可在朕看來,卻也是心系百姓的。

當然……唯一的美中不足的,就是好像方繼藩本身就是局外人,反正他又沒投錢進如意錢莊,更沒有什麽損失。

方繼藩和王不仕便道:“陛下鴻恩浩蕩,愛民如子,臣等佩服。”

那劉健、謝遷和李東陽三人,亦是面露贊許之色,若當真如此處置,那麽只要消息傳出去,只怕今日,整個京師就會徹底的穩定下來。

這是謀國之策,方繼藩這狗一樣的東西,偶爾做一件好事,真的很讓人感動啊。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道:“此賊卷了這麽多銀子,打算逃去何處?”

方繼藩道:“陛下,兒臣既然已經料到此賊會逃,自然有所準備,那投入的五百萬兩銀子寶鈔,統統都做了暗記,只要他去取兌,一眼便知。囚犯押來時,已經審問過,他對一切都是供認不諱,在天竺那裏,有一國,為莫臥兒國,此國在天竺諸國之中最強。陳政乃是色目人,其祖上從事海貿,因而……家族之中,早在數代之前,曾有一支,在莫臥兒國繁衍,隨著海禁大開,此賊便尋了親,妄圖卷了無數的金銀經過走私的通道,前去莫臥兒國投親。此賊在京裏經營日久,曾勾結了不少朝廷命官,有許多人為他大開方便之門,前去莫臥兒,對別人而言,是難事,對他而言,不過是小事一樁。”

當初的時候,色目人進入中原,是跟隨著蒙古人進來的,蒙古分為了數支,其中都有色目人的身影,有的隨著蒙古至了泉州,也有的,跟隨各大汗國東征西討,為他們籌措糧食,經營家產,陳政就是這樣的典型,他的家族,追隨著蒙古人散落於四海之地,隨著蒙古人的鐵騎,傳播至各方,那莫臥兒國,前身乃是帖木兒汗國,隨之蒙古軍隊在亞洲區域的潰敗,這一支殘存的汗國軍隊,南侵天竺,不斷擴張,隱隱之間,已有一統天竺之勢。

弘治皇帝皺眉道:“聞之令人寒心啊,只區區一個不良商賈,危害便到了如此地步,若非方卿家和王卿家,說是動搖國本,就真不為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