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說出來可能都不信(第2/2頁)

說著,他眼眶的淚水竟是滾落下來,一臉絕望的樣子,一副對大明現狀失望透頂的神色。

“陛下。”他激動的喊了起來,“奧斯曼王子,曾拜訪臣,執弟子之禮,秉燭夜談,談到興濃處,眉飛色舞,激動的不能自持,他曾言,大明曾為禮儀之邦,以德孝治天下,何以當今,淪喪至此,奧斯曼國雖為四戰之地,卻也知修德知禮,陛下……這般下去,我大明,氣運要盡哪,臣觀種種,今日泣血陳詞,本是萬死之罪,萬死……”

他這一席話。

其實早在弘治皇帝和方繼藩的預料之中。

為了抨擊眼下,尤其是西山書院,奪回士林的主導權,自然而然,需要找個類比。

近來奧斯曼王子蘇萊曼風頭正盛,拿奧斯曼來比較,乃是情理之中。以奧斯曼國來譏諷大明,以蘇萊曼來暗諷太子,蘇萊曼是個什麽樣的人不重要,奧斯曼國到底是否是禮儀之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可以作為論據。

可以拿來做對比。

就比如……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別人家的孩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家的孩子得按著自己的心意,變成自己想要塑造的人。至於到底是不是真的,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效果。

弘治皇帝面帶微笑,心卻一沉。

他恨不得說,朕聽說,奧斯曼不久之前,便兄弟相殘,父殺其子。

當然,弘治皇帝忍住了,並沒有反駁陳靜業,而是靜靜的看著他。

不過僅是須臾片刻時間,弘治皇帝便不再看他,而是四顧左右,問道:“諸卿呢?”

眾士人聽了,個個既遺憾自己被陳靜業搶了風頭,又覺得陳靜業此人所言,實在是解氣。真是將自己的肺腑之言,都講出來了。

人們眼紅耳熱的看著陳靜業,心裏更想,只怕明日這位陳公,聲名就要傳至大江南北,如雷貫耳,哪怕是千秋史筆,此番慷慨陳詞,卻也少不得要添一筆。

陳靜業隨即道:“臣之所言,或許荒謬,此臣之淺見,若因此而觸怒聖顏,臣請陛下處置。”

他已做好了廷杖的準備。

若是被皇帝氣惱的抓去打了一頓,說不準,效果就更顯著了。

他的弟子們紛紛道:“陳公乃某國之言……”

其余的士人也紛紛道:“然也,陛下……治國之道,在於修德,不修德政,則廉恥蕩然無存……”

無數的士人們拜倒,有人激動的熱淚盈眶,惟恐自己的聲音,不夠大。

弘治皇帝皺眉:“難道就沒有其他的卿家,有別的建言?”

“陳公已將臣等的肺腑之言統統說了出來。”

弘治皇帝嘆了口氣,同情的看了他們一眼:“奧斯曼國,當真如此?”

“何止如此,其王子禮賢下士,教人欽佩。”

弘治皇帝撫案,沉默了片刻,隨即深深的看了他們一眼:“沒有人有異議嗎?”

“……”

沒人回答。

弘治皇帝站了起來,一臉贊許的朝陳靜業等人點頭。

“朕聽諸卿所諫,也頗有感慨。或許……你們是對的……”

陳靜業等人聽了,突然心裏一喜。

莫非……陛下終於要幡然悔悟了?

很好下一步,就要宰了方繼藩那狗東西。

卻又聽弘治皇帝淡淡道:“這奧斯曼國,倘若當真是禮儀之邦,那麽就不可等閑視之了,朕理應派出使團,前往奧斯曼,求取仁義之學。”

“……”

陳靜業忍不住要眉飛色舞。

“諸卿心憂國家,若只委派一二人,難以彰顯效果,不妨,諸卿統統都去吧,卿等便是朕的玄奘,隨奧斯曼王子西歸,求取真經。”

啥……

都去?

去哪兒?

奧斯曼?

那個據說四處都是沙漠戈壁,連綿千裏不見人影,鳥不生蛋的地方?

那兒可是西域的西域啊……

陳靜業覺得天旋地轉,眼前一黑,喉頭有點甜。

“陛下……”身邊,有人道:“陛下,臣腿腳不好……”

“陛下……”

弘治皇帝嘆息道:“卿等憂國憂民,又都是飽學之士,此等大事,關乎社稷,非諸卿不可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