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億萬富豪的崛起 二(第2/2頁)

正因為如此,無論他任卡夏,還是在擔任其他職務時,自然而然,有一批心腹團結在他的周圍。

禁衛軍們,早已對他效忠。

這就使他甫一登基,便有足夠的聲望進行改制。

一個月之間,大量的人被捕殺。

奧斯曼的前宰相,那位曾輔佐先皇,令人尊敬的卡夏,也因在蘇萊曼面前無禮,不願意接受三跪九叩大禮之後遭到了貶斥,除此之外,他的兒子,以其他的罪名,被砍去了雙足。

奧斯曼內外,一片震動。

安卡拉城內,無數的學館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許多的儒生們,已經開始教授學問。

奧斯曼的卡夏和貴族們,將自己的子弟送入了學館。

無論他們情不情願,這已不重要了。

宮廷之中,議事的場所成為了勤政殿。後宮成為了乾寧宮和坤寧宮,蘇萊曼母親的住處,成為了仁壽宮。

許多的漢字,開始出現在街頭。

蘇萊曼皇帝要求所有的商鋪,都必須有漢文來定制招牌,如若不然,則繳納一倍的商稅。所有的官方文書,也必須得有漢譯文。

奧斯曼是多族混居,各自信奉各自的神明。對於宗教,還算開明,這也導致有許多其他各族的人進入奧斯曼的宮廷為官,甚至這些頗受敬重。

譬如蘇萊曼的密友,就曾是一個信奉希臘諸神的塞爾維亞人。

這些舉措,雖是招致了許多人的反對,卻也有一批人,意識到蘇萊曼希望結束此前混亂的局面,想要將這天下,納於一統。

陳靜業現在的職責,負責對所有四書五經,以及大明的書籍進行翻譯。

這個工作,極為枯燥。

參與這件事的,有一百多個儒生。

除此之外,還有數百人為官,隨即被分派至各個卡夏的封地中去,表面上是對各地的百姓進行教化,並且教導各處卡夏的子弟們讀書,可實際上,他們卻擁有密奏之權。

不只如此,禁衛軍之中,除了蘇萊曼年少的密友之外,儒生們也開始慢慢滲入。

只是在此時,一個消息卻是傳來,位於安塔利亞的卡夏發動了叛亂,這一場叛亂,幾乎是直指當下的改制。

整個安卡拉,在聽聞叛亂之後,氣氛開始詭異起來。

一場激烈的討論,已經開始。

針對叛亂,自是有兩個聲音。

一群宮廷舊臣們提出,只要皇帝結束改制,那麽勢必能夠安撫人心。

而隨時圍繞在蘇萊曼皇帝的儒生們,態度卻是不同。

事實上,當這些奧斯曼舊臣們苦口婆心的苦勸時,儒生中,一個不起眼的人卻是站了出來。

此人之前不過是個秀才,一文不名,哪怕是在西歸的眾儒生之中,也是不起眼。

他出班,行大禮,而後站起來,看著這些奧斯曼的舊臣,面露輕蔑之色。

說實話……

在中央王朝,這樣的爭論,不知發生過多少次。

自秦漢以來,無數的廷議爭論,數之不盡。

論起理論基礎,眼前這些奧斯曼最頂尖的俊才們,就如一群童生,還是府試都沒有中的那種。

他道:“在下蘇錦,聞諸公之言,實是可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帝便如爾等父親一般,敢問這世上,可有兒子悖逆父親的道理嗎?學生修奧斯曼國史,發現這也的叛亂,數之不盡,多如牛毛,叛亂的卡夏,隨意打著一個旗號,就想要以臣弑君,以子弑父,今又有卡夏叛亂,諸公卻是奉勸皇帝忍讓,皇帝乃九五至尊,至高無上,上天之子,他說的話,言出法隨,豈有更改之理。作亂的賊子們不思報效,卻以此明目妄圖弑君,此乃大不赦也。事到如今,諸公卻還想忍讓,若這天下,誰若是對皇帝的施政不滿意,立即起兵叛亂,那麽……這奧斯曼,誰為君,誰是臣;誰為父,又誰為子。”

頓了一下,他又道:“當今之計,正是一個契機,凡有反叛者,立殺無赦,天兵一倒,將其滿門誅滅,唯有如此,方可鎮服人心。至於諸公,遇事便想借機影響皇上,我倒要問問,此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