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 文治武功(第2/2頁)

王守仁選擇的……卻是一種更可怕的戰術,他開始屯田,種出糧食,招納軍隊,流民,甚至是那些被羅斯人所欺淩的各族百姓。

只要地裏種植出了糧食,慢慢的,人口會越來越多,慢慢的與羅斯人進行拉鋸,這惡劣的天氣,還有那泥濘的土地,固然對於幸福集團向西進軍不利,可某種程度而言,對於羅斯人驅逐幸福集團的勢力,也是大為不利。這就足以讓王守仁有巨大的發揮空間了。

王守仁道:“臣帶著人到達西麓之後,發現那裏的土地,雖是種植不了麥子和水稻,那泥濘的土地,對於土豆而言,卻是得天獨厚,畝產量可抵兩千斤。有了這土豆,臣敢斷言,多則十年,少則三五年,大明可以不費一粒糧食,便可組織十萬大軍,向西蠶食。”

弘治皇帝不斷點頭,雖然他早就耳聞了王守仁的戰略,可和王守仁當面提及到他的主張完全不同。

王守仁是個極有想法的人,他有耐心,能看準時機,能文能武,上馬能殺敵,下了馬,還能帶人屯田……這個人……竟也是方繼藩教授出來的,弘治皇帝心裏震驚,不禁看向坐在一旁的方繼藩一眼,心裏暗暗道:“生子當如此也。”

這是一個極穩重的方略,連弘治皇帝現在都開始為羅斯人所擔心起來,遇到了王守仁,只能算他們倒黴了。

略略定了定神:“朕還聽說,卿家招納流民,教化各族百姓?”

“是。”王守仁點頭道:“陛下,天下的百姓,無論出自哪裏,都有生老病死,他們所求的,也不過是安定的日子,求的……是不至自己餓死而已。在烏拉爾的韃靼人,饑寒交迫,又屢屢被羅斯人侵占土地劫掠,早已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這些韃靼人,多為蒙元後裔,此時已是慘不忍睹,臣鑒於烏拉爾苦寒,暫時無法大量的從關內遷徙流民前往,因而,必須倚重這些韃靼人不可。”

而接下來,顯然到了弘治皇帝最關心的問題了。

這些韃靼人……可靠嗎?

若是不可靠,那豈不是全盤皆輸?

可若是可靠……教化韃靼人……這豈不是自古以來,多少儒生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