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章 重大機遇(第2/2頁)

弘治皇帝有這個念頭,固然已是引起了士林更大的擔憂。

可士林們……嗯,已被打包走了一批,影響力明顯微弱了一些。

因而,倒也不至於像數年前一般,引發太大的震動。

可即便如此,涉及到挖人祖墳的事,讀書人的怨氣,還是極大的。

可對於方繼藩而言,這一次新的教育改制,卻是關系到了他的切身利益。

不,準確的來說,關系到他的徒子徒孫們的未來。

他方繼藩承認自己就是一個護短的人。

廟堂上的官位只有這麽多,一個蘿蔔一個坑,方繼藩變不出這麽多的坑來。

可西山書院的讀書人,已有數萬人之多,固然專業不同,前途自也有別,有的可以從事研究,有的入朝為官,有的從醫,有的進入了作坊,成為了作坊中的佼佼者,也有的,從商。

可即便如此,方繼藩不能不考慮他們的未來啊。

因為無論是從事什麽職業,最終……他們會遭遇到天花板。

天花板是什麽呢?

自是科舉為官的問題。

現在方繼藩奉旨遞上教育改制的新章程,其本質,就是從底層入手,一改從前的教育方向。

若如此,那麽幾乎是等於讓這科舉土崩瓦解。

倘若人人都不去寒窗苦讀那四書五經,科舉……還有必要嗎?

自然……科舉還是有必要的。

它是一個較為公平的選士體制,只是在方繼藩看來,錯的在於八股。

他要做的,是將八股從教育中剔除出去,而新增許多科目,一旦如此,則意味著,西山書院的弟子們,前途似錦。

若是八股取士,那麽誰八股作的厲害,誰就能為官,誰做了官,就更加維護八股選士,他們有的因為八股入仕,有的因為八股,而成為大儒者,掌握了權力,也掌握了輿論,自是更加的鼓勵人去學習八股。

可若是用其他方法去選士,打個比方,若是朝廷用醫術去選士,那麽會如何呢?那麽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朱厚照,就是蘇月,就是那些醫學生。

因為這會引發全天下學醫的熱潮,隨便一個醫學生放到外頭,都會成為大醫者,就如從前的大儒一般,會有數不清的人,哭著喊著求他們為師。他們甚至可以因此而做官,甚至入閣拜相,醫學生們的地位,將會瘋狂的提高,甚至可以到左右經濟民生的地步。

陛下輕飄飄的一句話,命方繼藩來主持此事,這自是對整個西山書院最大的利好,因此,西山書院上下聽聞了此事,數萬的學子們,也是滿懷著期待。

方繼藩迅速的召集了學院下設的各個書院院長以及一些書院中的佼佼者,立即開始參與洽商。

這算學院、工學院、屯田衛、醫學院、化工學院、商學院、文學院彼此在一起,迅速的草擬了一份章程,緊接其後,方繼藩則開始修訂,最終又將王守仁請來參謀一二。

雖然有些討厭王守仁的耿直,可……好吧,方繼藩還是覺得不得不依賴這個家夥的。

畢竟……方繼藩哪怕是有兩世為人的經驗,可畢竟還是不夠接地氣。

而王守仁不一樣,他去過交趾,去過烏拉爾,與無數人打過交道,教化了數不清的弟子,哪怕是在西山書院,他也是桃李滿天下。

王守仁對方繼藩的章程修修改改了一番,方繼藩大抵看過,覺得沒什麽差錯,隨即入宮覲見。

弘治皇帝看著方繼藩遞來的章程,他看得極認真。

事實上,這些日子,弘治皇帝也受了不小的壓力,不少的大臣表示了對方繼藩的擔憂,可弘治皇帝依舊不改初衷,專等方繼藩的章程來。

這一次,方繼藩自然沒有令弘治皇帝失望。

方繼藩為此做足了準備,這是一份極為詳盡的章程,而裏頭對於教育的改變,可謂是方方面面。

弘治皇帝一面看,一面詢問:“這第三頁這裏,各省需設省學,府設府學,當今天下,不是已有縣學、府學了嗎?何以又另行增設,朕只恐如此,要浪費不要公帑吧。”

方繼藩帶著微笑道:“陛下,此學非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