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6章 九族(第2/2頁)

“是,是,是……”在方繼藩的瞪視下,王金元硬著頭皮道:“少爺說的有理,那……那小人就這樣回書了。”

“一個字都不得改,改了便連你的腿一並打斷。”

方繼藩拋下這句話,便直接上了車,留下了風中淩亂的王金元。

王金元踟躕了老半天,一拍腦門,而後才匆匆辦事去。

……

方繼藩進宮後,直接至奉天殿,見了弘治皇帝,便堆滿了笑容。

他先是行了大禮,口稱:“兒臣見過陛下,吾皇萬歲。陛下今日的氣色非凡,陛下氣色,即為國運,由此可見,陛下臨朝,天下安定,我大明之國運如陛下一般,萬歲萬歲萬萬歲。”

弘治皇帝禁不住失笑了,眼中盡是溫色,道:“賜座。”

方繼藩隨即坐下,便見弘治皇帝道:“這西山錢莊的糧田免租,朕聽說百姓們是奔走相告,各府各縣,都求告來租地,只憑此舉,就足以讓朕無憂了。”

方繼藩一臉真摯的道:“兒臣此舉,都是陛下恩準過的,說到底,終究是陛下對萬民的恩賜,兒臣不過是在旁幫襯著,有了功勞,那也是陛下的。”

弘治皇帝搖頭:“朕憑良心說,當初卿提出要免租的時候,朕還真有些舍不得,可現在想明白了,天下都是朕的,還有什麽舍不得的呢?雖說此事曠古未有,卻不能因為曠古未有,朕就非要因循守舊,古人的事,終究只可作為借鑒,卿和朕所為,不正是給後人們提供借鑒嗎?朕希望成為一面鏡子,也能讓後世的子孫們行事之時都想一想,朕極力做的是什麽,萬萬不肯做的又是什麽。免租惠農,朕沒什麽舍不得的,希望後世子孫以此為鑒。”

方繼藩忙是點頭:“陛下如此仁厚……”

弘治皇帝壓壓手,又道:“還有一事,那劉輝文自請闔族流放黃金洲,卿如何看?”

方繼藩正色道:“劉輝文所犯下的乃是逆罪,自是不容寬恕。不過此人畢竟還是有用的,他曾為國子監祭酒,若無半分一點本事,實是說不過去,而且兒臣還聽說,有人竟因為憤怒,打死了他兒子,現在,他既希望去黃金洲,那麽便準他去便是,劉氏一門,三族之內有上千人,這些人,可都是讀過書的啊,殺了實在浪費。”

“而至於兒臣與他的恩怨……到了如今,他罪有應得,子死,闔族流放,已是得到了懲罰。兒臣自是懶得再去追究。哪怕是為了朝廷,為了陛下,這冤冤相報何時了,兒臣也將這仇怨放下了。所以兒臣懇請陛下開恩,準他去黃金洲。”

弘治皇帝心裏感觸萬千。

那些讀書人,窮兇極惡,喊打喊殺,可再看看方繼藩,方繼藩是吃了他們的虧,卻還表現出了大度,天底下,這樣的青年人,真的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了。

弘治皇帝手指頭輕輕的敲著禦案,久久不語,似乎有些覺得懲罰過輕了,顯得猶豫。

方繼藩見狀,便道:“要不……陛下,何不流放他的九族?”

九族?

弘治皇帝頓時一愣。

這五族,便連師生的關系都囊括了。

而劉輝文畢竟曾是國子監祭酒,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這……會不會株連太大了?

方繼藩自是明白弘治皇帝心裏的想法,哈哈幹笑道:“兒臣只是開玩笑的,陛下……三族即夠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兒臣的座右銘,雖然這世間險惡,可是兒臣卻永遠都提醒著自己,要保持著仁義之心。”

弘治皇帝呼出了一口氣:“也好。”

說著,弘治皇帝想起了什麽,饒有興致的道:“繼藩,你在修書?修的何書?”

方繼藩尷尬的道:“這個……兒臣現在不便說。”

弘治皇帝不禁感慨道:“既是不便說,朕也就不追問,不過你既是修書,定是佳作,到時朕定當拜讀,這修書,只怕動用了不少人力物力吧。”

這是弘治皇帝自己的觀念,朝廷修書,都是需任一個總編撰,而後調撥無數人力物力的。

方繼藩則是耿直的搖頭,道:“兒臣只一人修書而已,絕不假手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