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章 開天辟地(第2/2頁)

方繼藩道:“陛下,這個章程,兒臣可以用人頭擔保,斷然可以踐行,不妨,先下旨楊一清,讓他試試看。”

弘治皇帝顯得很疑慮,手輕輕的拍打著案牘,時而眉頭舒展,時而眉又皺起。

“要不,兒臣還可以添上兒臣的弟子……亦或……弟子們的全家老幼……不然……便是兒臣的徒孫們……”

弘治皇帝眼微微的闔著,耳裏對方繼藩的話,充耳不聞。

猛地,他張開了眸子:“成了,就是卿家的不世之功,不成,朕也不想取誰的人頭,這裏是孝陵,太祖高皇帝在上,這便是朕這不肖子孫的過失……見這章程,發楊一清,命他酌情處置!”

方繼藩頓時振奮起來。

自己準備的一幕好戲,終於可以開場了。

其實這一個章程,方繼藩自己都覺得膽大包天,陛下是否對自己信賴,連他自己都拿捏不準。

畢竟……這是破天荒的事。

弘治皇帝恩準之後,似乎為了平抑自己的心情,呷了口茶,面帶微笑:“紫金山,真是一個好去處,朕來此,沒有心思看看著孝陵的風景,卻只顧著想著這天下事來,朕現在也算是想明白了,若只在此愁眉不展,也不是長久之計,明日……隨朕走一走,去看看那孝陵的神道,去見一見這紫金山的風景。”

方繼藩心裏也輕松了:“兒臣遵旨。”

他與弘治皇帝,既為君臣,又為父子,跟著弘治皇帝,反而輕松了。

在外人眼裏,他是這個世界的方繼藩,而在弘治皇帝身邊,他仿佛才可以成為那個真正的方繼藩,那個穿越而來,心系天下,立志要為蒼生立命的方繼藩。

他喜歡這種感覺,作回自己的感覺,挺好。

……

一封快報,火速送至保定。

保定巡撫衙門,在這一刻,卻是格外的緊張起來。

有聖諭。

保定巡撫乃是楊一清。

楊一清當初被貶黜為小吏,此後……從小吏做起,他畢竟金榜題名,自是極為聰慧,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同時,入過翰林,管理過馬政,獨當一面,這樣的人,哪怕一朝跌落到了谷底,但凡只要擺正心態,便迅速能重新起復。

因而,他先為小吏,此後為司吏,最後成為典吏,三年之後,又歷任了縣令、知府,最終……在歐陽志的舉薦之下,成為保定巡撫,執掌新政大局。

有了如此豐富的經驗,楊一清對於新政的理解,對於各種政策的貫徹,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這保定和通州上下,沒有人不佩服他的。

這份旨意,不過是一份章程,上頭什麽都沒有說,卻蓋了天子的印璽。

楊一清打開了章程,細細的看過之後,整個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茫然的擡頭,五味雜陳。

下頭諸官紛紛屏息的凝視著楊一清,聽候楊一清的差遣。

楊一清深吸一口氣之後:“這份章程,立即抄錄數十份,先讓錢糧司進行籌算,確定錢糧沒有問題之後,而後再印刷成冊,要求上下官吏,都能通讀,此乃惠民大策,關系重大,陛下將這……交給了我們保定,保定一區區一府一州,而成立行省,其本意,便是敢為天下先,今日……這大策,也當以我保定而始,諸公,都打起精神來,先看看是否施行,而後進行試行,試行的過程之中,要多發現問題,想著如何去避免,如何去解決,此事,老夫親自來抓,至於試行的地點,就自清苑縣開始,下文清苑縣令,讓他來老夫這裏,老夫有些事,先要和他交代清楚,清苑縣的諸司吏,明日也來巡撫衙門點卯,老夫要一個個交代,這是大事,與民之福祉息息相關,我們都辦不成,天下就沒有人可以辦成了,所以……諸公共勉!”

他的話,擲地有聲。

上下官吏聽罷,紛紛行禮:“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