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即皇帝位(第2/2頁)

這顯然,弘治皇帝對方繼藩是很放心的,一方面,自是大明的內閣體制,本就極為穩固,幾乎不曾出現過有任何權臣可以威脅皇權的存在,另一方面,則是他對方繼藩的信任。

方繼藩沒有猶豫。

這一切……自是為太子登基鋪墊道路,他又怎麽不明白這裏頭的輕重,於是臉色一正,立馬道:“兒臣謝恩。”

弘治皇帝欣慰的點了一下頭,又笑吟吟的看著眾大臣道:“依我大明祖制,皇帝為至尊,至尊者,以何為首務?唯敬天法祖而已。”

他說到敬天法祖四字時,他擡手,指了指金鑾之上的匾額。隨即,又板著臉道:“倘能敬天法祖,自會以天下安危為己任,上馬能懷柔遠人,威震四夷,下馬,則善待臣民,休養蒼生,謀四海之利,以滋百姓,圖天下兵戈,以懾不臣。此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之道!”

弘治皇帝張口,他似乎心中早有腹稿,於是緩緩啟口,每一個字,都咬得很重。

他目光所及之處,卻見百官們有人鎮定,有的驚慌,有的面帶黯然之狀,可他沒有將這些放在心上,繼續道:“今朕在位,三十又三年矣,仰祖宗之德,迄今天下尚安,雖有疏漏,卻也自認,為這天下興過一些利。朕觀史冊,歷朝歷代,倘天子長壽者,晚年難免昏聵,終究是人壽有窮盡,此天命也,不可違之。自皇帝甲子而始,太祖高皇帝本為江淮布衣,而取天下,其自古得天下之正者,莫如我朝。而今大明承襲至朕,歷經百三十年,百三十年來,朝野大體相安,何也?無外乎便是為君者,心懷敬畏之心,常懷安民之念而已。”

說到這裏,他眼睛猛地一張,朝朱厚照招手“太子,你近前來。”

朱厚照的腦子依舊有些懵,卻是聽從的走上了金鑾,到了弘治皇帝的面前。

弘治皇帝拉著朱厚照的手,認真的看著朱厚照道:“為君者,當勤勉。”

朱厚照想了想:“可是先皇帝……”

弘治皇帝臉板起來。

先皇帝,自然是弘治皇帝的親爹成化皇帝。

成化皇帝可一點都不勤勉。

可是,在這種時候,你還敢擡杠?

朱厚照見弘治皇帝殺人的眼神,打了個寒顫,立馬道:“兒臣謹記了。”

弘治皇帝又道:“勤勉只是其一,最緊要的是能明察秋毫,要分清是非。”

朱厚照又點頭:“兒臣謹遵教誨。”

弘治皇帝道:“為君者還要讀史,以史為鏡,古之賢君如何治天下,古之昏君如何失天下,效仿好的君主,以昏聵之君為戒,這也是你應當做的事。”

朱厚照想了想……

他但凡是開始思考,便令弘治皇帝心裏著急。

知子莫若父,這個家夥的思維,總容易走偏,一旦開始瞎琢磨了,天知道接下來會說出什麽話來,於是弘治皇帝嚴厲的道:“謹記了嗎?”

在這種目光下,朱厚照嚇得又打了個寒顫,連忙又道:“謹記了。”

弘治皇帝的臉色方才微微淡定下來,隨即道:“太子聰慧,品性卓然,深得朕心,允文允武,必能克承大統,他日大治天下,也使朕將來有面目見列祖列宗,諸卿人等,更該兢兢業業,扶保太子,治理天下。”

話說到此時……

弘治皇帝定了定神。

倘若說這個時候,弘治皇帝沒有絲毫的不舍,這終究是騙人的。

這是皇帝之位,多少人心心念念啊!

可弘治皇帝吸了口氣,隨即朗聲道:“擇吉日,朕移駕舊宮,遙尊上皇,太子擇日登基,克繼大統,即皇帝位。太子……朕今日將這祖宗承下的神器托付於你,你肯承受嗎?”

這個還用朱厚照思考嗎?他是樂開了花。

以後……再不必看人臉色了?

他毫不猶豫的道:“父皇深明大義,兒臣當然承受……”

“……”

臥槽!

站在下頭的方繼藩,徹底的服了。

這個時候,不該謙虛一下嗎?表示一下自己能力不足,不敢承受,推讓一下,好歹意思意思一下嘛。

這深明大義是什麽鬼?

怎麽聽著,好像太子已經迫不及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