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 二龍戲珠(第2/2頁)

朱厚照聽得有點惱火:“怎麽,練兵不好嗎?”

趙三德卻是凜然正氣,振振有詞的回答道:“臣下觀史,略有心得,歷來大治天下,其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臣又竊聞,大國者,當以禮義為幹櫓,以忠信為甲胄,以孝為根本,以德而遠播天下,如此,四方自當賓服,天下歸心。臣不曾聽說過,憑操練士兵和技藝,便可謀萬世基業的,哪怕強其一時,也終不能守,這是臣下的一些淺見,還請陛下察之!”

朱厚照:“……”

方繼藩站在一旁,也震驚了。

他看著這個金發碧眼的塞爾維亞人,用方繼藩所熟悉的口吻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幾乎下巴都要掉下來。

朱厚照氣咻咻的道:“此朕之國政,非外臣可以妄言。”

趙三德似乎也覺得自己說話過了頭,忙道:“臣萬死。”

朱厚照一揮袖:“好啦,朕今日已受了奧斯曼的慶賀,卿且退下。”

趙三德則鄭重其事的三拜九叩,才告辭而去。

朱厚照背著手,來回踱步,一臉的怒色,最後還是忍不住的怒氣沖沖的道:“一個奧斯曼人,竟也敢如此妄言,簡直就是膽大包天,那蘇萊曼,是看輕朕嗎?”

朱厚照卻久久得不到回應,這才忙擡頭看向方繼藩,只見方繼藩微微擰著眉心,若有所思。

“老方,老方……你說話呀,你為何一句話也不說?”

方繼藩這才回過神,道:“陛下,臣震驚了。”

朱厚照:“……”

方繼藩看著朱厚照氣惱不已的樣子,便道:“陛下,我們做自己的事,何須聽別人說什麽。”

朱厚照氣憤難平,終還是覺得這樣生氣似乎沒什麽意義,便轉而道:“鐵路還未動工,你不是一直在看著?”

“即將要動工了,本來是有不少的困難,不過好在常威帶著人解決了許多的難題……”

方繼藩話說一半,朱厚照卻是嘆口氣:“花費如此巨大,朕唯一擔心的……便是這鐵路出什麽岔子,京察使們得好好盯著這鐵路……”

“陛下……不用了。”方繼藩露出苦笑。

朱厚照奇怪的看著方繼藩:“這又是何故?”

“壽寧侯與建昌伯對鐵路的修建,尤其的上心,他們這些日子,已經對照過幾次工程的造價,發現出許多的問題,而且……還查出了兩個與作坊勾結的采購……鐵路要動工了,施工難度最大的,乃是關外段,聽說……壽寧侯和建昌伯已收拾了行囊準備出京,到關外去……”

“他們到關外去做什麽?”朱厚照一臉的驚訝狀。

“督工!”

朱厚照:“……”

方繼藩道:“臣原本擔心的就是這,這京察使畢竟對鐵路一無所知,讓他們去查鐵路的修建,只怕這外行指手畫腳太多了,影響施工,可兩位國舅卻不一樣,臣還怕他們沒事找事,結果卻發現他們什麽都懂,甚至……對著設計的圖紙,也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臣萬萬想不到他們竟有這樣的才能,實在令臣欽佩!”

“是嗎?”朱厚照一臉狐疑的樣子,顯得不信。

……

趙三德出了大明宮。

如往常一樣,他回到了奧斯曼的使節館。

以前的時候,所有的使節都在鴻臚寺裏。

可隨著派駐來京的各國使者越來越多,而且使者開始常駐,朝廷便下了旨,令各國自行購置土地,修建使節館所。

這奧斯曼的使節館規模是最宏大的,畢竟奧斯曼乃是大國。

趙三德到了自己的住處,立即關緊了門窗,開始修書。

作為使節,除了交好,同時也有刺探的任務。

他提筆,給蘇萊曼修了一份奏疏。

這份奏疏,大抵是自己覲見大明皇帝的對談經過,最後,他提出自己的建言:臣觀大明新皇,其好大喜功,蠻橫無理,不通禮儀……遠不如弘治上皇與陛下……大明國祚,危如累卵,陛下當宜早做準備,以靜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