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尊師重道(第2/2頁)

聽說這兩個家夥,現在還在研究蒸汽車的蒸汽動力系統,希望減少對燃料,來提升動力,換句話來說,他們想讓車兒省油,啊,不,省煤。

看到壽寧侯關於節省燃料的奏疏,方繼藩不禁感慨,兩位國舅爺,當真是為了朝廷操碎了心啊。

這樣的人才,打著燈籠都找不著了。

這一天,就這般票擬到了正午,方繼藩已是有些困乏了,此時歐陽志卻是帶著食盒來了。

吏部離宮中不遠,歐陽志在外為官,很是清廉,因此,在外為官時,雇不起廚子,居然自學了廚藝。

他現在雖是吏部尚書,卻依舊節省,每日早起,先自己做了飯菜,提著食盒當值,正午清閑時,便可吃了。

大明百三十年,從未有過這樣的吏部尚書,整個吏部上下沒一個不佩服他的,以至於,這滿京師,到了冰夏冬之際時,也沒人敢給歐陽志送冰敬和炭敬。

現在恩師入了宮當值,歐陽志便一人做了兩份飯菜,按時送來。

而王守仁這個時候,也會來,當然……這家夥只帶了一張嘴,很是令方繼藩嫌棄。

最終,歐陽志就只好做三份了。

每一次歐陽志出現,內閣內外之人,便忍不住側目,嘖嘖,看看人家的門生。

歐陽志前腳一到,王守仁後腳便到了,三人隨意落座。

歐陽志不善言辭,先取出食盒中的菜肴來,端到方繼藩身前,用筷子挑了瘦肉,至於菜,也是多放一些嫩葉,送到恩師的盤子。其余的肥肉和菜梗,則自己和王守仁吃了。

方繼藩拿起了筷子,王守仁和歐陽志方才開始吃。

這是一個沉悶的過程。

因為歐陽志本就無法溝通,方繼藩覺得與他交流很累,便也只好默不作聲。

至於王守仁,這家夥歷來板著臉,本也不善言辭,索性大家都默默的用心吃喝。

吃到一半,歐陽志便問:“恩師,食入口否?”

方繼藩點點頭。

歐陽志沉默片刻,道:“恩師明日想吃什麽?”

方繼藩歪著腦袋,認真的想了想:“近來想吃羊肉了,要蘭州來的羊羔子最好,那兒的羊肉,鮮嫩,最好取羊排燒烤,多放一些花椒。”

歐陽志沉默一會兒,似乎記下了:“還有嗎?”

“沒有了!”

接下來,歐陽志沉默。

王守仁看了看歐陽志,便忍不住道:“我也想吃。”

歐陽志便掏出了紙和隨身的炭筆來,有板有眼的記下,隨即收起,又拿起筷子,繼續啃他的菜幫子。

沒一會,方繼藩吃完了,摸了摸肚子,為人師表,少不得要說點什麽:“伯安啊,為師不是說你,你的大師兄,平日節儉,薪俸也不高,你還天天蹭他飯菜,這樣不好。”

別看王守仁瘦,飯量卻大,這已是第三碗了,待他吃的肚子覺得有些撐了,方才點頭,慚愧的道:“是,學生謹遵恩師的教誨。”

方繼藩又感慨:“為師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弟子們都能回到京裏來,為師吃飯的時候,你們都陪在為師的膝下,哎……可惜啊,你們的師兄弟們,都是大忙人,也不知他們在外頭如何了。為師心裏掛念的很。好啦,伯安,你別再吃啦。”

王守仁這才放下了飯碗,認真的看著方繼藩。

方繼藩道:“軍中的事,現在如何?”

說到正事,王守仁是絕不含糊的,就一本正經的道:“現在最緊要的是擴編第一軍,以第一軍為骨幹,此後……編列五軍,年末時,兵部這裏,將擬一份所需的錢糧,怕就怕戶部哪裏,又要扯皮。”

方繼藩樂了:“不怕,有為師在,戶部敢不給,為師去尋李公講一講道理,道理講不通,為師拉著陛下卷了鋪蓋去李家,不走啦。他不敢不給的!”

王守仁松了口氣,他似乎覺得這個辦法很好,隨即似乎想到了什麽,又道:“還有一個難處。”

此時歐陽志已默默的泡了一盞茶,送到了方繼藩的手上,方繼藩抱著茶盞,不急著喝,聞了聞茶香,就道:“還有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