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章 人才啊(第2/2頁)

吳雄想了想,來不及計算,畢竟造價方面,不是他擅長的事。

“施工的圖紙,本侯爺已看了,大抵沒什麽問題。”張鶴齡將蘋果的果仁,一道兒嚼下,咬碎了,咽進了肚子裏。

張延齡在一旁伸長了脖子,看著兄長最後吞咽的動作,不禁面上露出失望,他還以為兄長會給他留點果核。

“這兩日,我會四處走走,說白了,無論是造價還是工程設計,都是虛的,緊要的是管理,管理跟上了,大家各司其職,才是最大的勤儉,若是沒跟上,彼此掣肘,便是糟踐。”

“是,是,是。”吳雄擦著汗應著。

隨即,張鶴齡又落座,讓吳雄尋來工段的探勘圖,又細細看起來。

到了正午,吳雄吩咐夥房造飯,那夥房的人曉得來了大人物,忙道:“需不需去采買一些雞鴨,還有酒水……”

吳雄直接驚出了一身汗,搖頭道:“不必,中午吃粥,噢,再加三兩……不,一兩鹹菜。”

夥房的人大驚失色:“這……這……”

他以為自己聽錯了。

吳雄也不好解釋,就一臉肯定的道:“你沒聽錯,就這樣,不說了,我去給侯爺斟一盞白水,快去!”

“噢。”

……

正午的時候,就著鹹菜喝過了粥。

張鶴齡卻開始忙碌起來了。

他是帶著明確的目的來這地方的,還有許多地方沒有折騰明白,於是兄弟二人去了工地上轉悠了幾圈,免不得又痛心疾首一番。

轉過頭……又回到了工棚,沒來得及歇一會,就直接從行囊裏取出書來。

他們現在攜帶最多的就是書了,沒有他們不看的,從工程,到財會,再到機械制造,為了這鐵路,可謂操碎了心。

一開始的時候,書讀起來生澀,好在身邊有不少的專業人士,他們去問,也沒人不敢不答。

且別人看書,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看。

可這兩兄弟不同,尤其是張鶴齡,他是抱著質疑的態度去看的。

似乎在他眼裏,書的背後,永遠都潛藏著一群想要糊弄銀子的狗東西。

因而……他絕不盡信書中所言。

張鶴齡還會繪圖,甚至還了解了蒸汽機車的構造。

從鍋爐到傳動,再到鐵輪,沒一樣是他不曉得的。

他有時閉目琢磨……突然就掏出了自己攜帶的一個簿子來。

簿子裏密密麻麻的,都是圖紙,是他親自繪畫的。

裏頭是無數蒸汽機車的構造。

甚至……通過了佛朗機畫師那兒,他已開始運用了大量透視之法。

這時,他又開始瞎琢磨起來,沉吟良久,突然道:“這蒸汽的原理,甚是簡單,其實就是燒開水,燒開水的過程,消耗煤炭,產出的,乃是動力。因此,這個過程,一個是費,費就是浪費和糟踐的意思,一個是效,效就是產出的成果,是效用。這費效二字,說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在什麽地方呢,其一,是用最少的煤炭,把水燒開。其二,燒開的水,產生的蒸汽,如何才能盡最大可能的,不要浪費掉。你懂為兄的意思嗎?”

“哥,你說了三十多遍了。”張延齡無力的道。

張鶴齡瞪他一眼:“上次讓你改進的鍋爐,你繪出來了沒有?”

在張鶴齡不善的目光下,張延齡連忙尋了自己繪的圖紙,送到張鶴齡面前。

張鶴齡細細看過,提筆:“不對,你這個太復雜了,復雜固然沒有錯,越復雜,便越能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可是……制造的成本呢……不對……”

張鶴齡的聲音停下了,眯著眼,細細的看著圖紙。

突然,他眼裏放光,指尖按著炭筆所勾勒的每一處細線,一步步的搜尋下去,接著……眼睛盯著每一處的數據,突然道:“有點意思,有點意思,不過……還是有些欠缺,對,哎呀,我們張家出人才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