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6章 鎮國公的秘密(第2/2頁)

敏銳的人立即意識到,若是自己的商行能和西山錢莊和西山建業的商行在同一座大廈中辦公,這對自己的商譽而言,定有莫大的幫助。

大家夥兒每日打理自己,坐著最好的馬車,戴著最時新的墨鏡和大金鏈子為的是什麽?還不就是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實力嗎?

這大廈若真如鎮國公所言,那麽這座大廈,勢必要成為整個西山新城,乃至於整個京師的地標,這對於自己的買賣,有著莫大的好處。

這樣的大廈,自然是不適合居住的,可大家都是買賣人,歸根到底是為了賺銀子,若能賺銀子,其他的……都是小事。

可當聽到方繼藩口稱這是兩年之後的事,不免有些遺憾。

既然兩年之後……那你現在說個啥?

劉寬等翰林和禦史也厚著臉皮跟了來。

他們心裏吐槽著這大廈統統都是一些奇淫巧技的東西,一點都不實用,一面伸長著脖子,卻見方繼藩已到了公房裏,公房裏取了一張輿圖,攤開。

就在所有人一頭霧水的時候,方繼藩道:“這新城,現已賣了十數萬宅邸,未來的規劃,將要容納五十萬戶,甚至更多。諸位請看,這兒……這兒是三百畝地,占地並不大,可是諸位可知,在這裏,會有多少戶即將入住嗎?”

這個位置,靠著大廈。

商賈們紛紛皺眉。

方繼藩就道:“是七千九百六十戶。這一戶人家,便以最少的四五口人來算,那麽這區區三百畝的地方,便有三萬至四萬人口,諸位若是在新城和舊城,可見過這樣的地方?”

方繼藩這一句反問,卻是讓大家愣住了。

這個時代,人口的密布不高,畢竟……城鎮化才剛開始。

尋常的府城,縣城,能住在城裏的,也不過是數千人罷了,若是人口上萬,便算是大城了。

當然,北京城是個例外,在弘治年間的時候,京師已是極為鼎盛,可謂是生齒日繁,物貨盆滿,其人口,已抵達了百萬之數。

當然,這個百萬之數,是有水分的。

畢竟……大量的京營,還有禁衛,以及許多的宦官,也在其中。

而真正的居住人口,大抵是在七八十萬之間。

這幾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無出其右。

等到了新政開始,大量的外來人口流入,建起了新城,這人口,也如滾雪球球一般的增加,以至於京師的人口,在三百萬上下。

這是一個可怕的數目。

只是這些人口,卻如攤大餅一般,散落在京師的各個角落。

畢竟這個時代的建築密度低,且不說那些達官貴人,隨隨便便就占地數畝的土地營造宅邸,便是尋常的百姓,那也是用百丈的地,搭起一個小院子居住。

同樣一畝地,在以往,倘若能住三戶人家,十幾口人的話。

那麽……在西山新城,便可達到三十戶,數百人口。

方繼藩隨即又問道:“敢問這三百畝土地,數千戶人家,數萬人丁,他們要不要衣食住行,他們要不要做工,要不要開銷?”

這一番話絕對是效果巨大的,許多人已是身軀一震,似乎明白了什麽!

他們詫異的看著方繼藩……突然有一種……驚為天人的感覺。

朱厚照還是一頭霧水,不明白方繼藩的意思。

劉寬等人,只是一臉挑剔的樣子,心裏只想著方繼藩能趕緊的將宅子炒起來。

只見方繼藩繼續道:“各位,這個世上缺的,永遠都不是土地,缺乏的,乃是人口啊,有了人,才有財富,才有買賣,才能興旺,如若不然,那黃金洲的土地,為何一錢不值,現在誰有興趣去黃金洲,我爹在黃金洲,為了招攬流民,所有投靠黃金洲的,贈予土地一千畝,這一千畝地,是白送的,有沒有人對此有興趣?”

大家連忙如撥浪鼓似的搖頭,生怕鎮國公對自己會產生什麽誤會。

方繼藩眯著眼:“那麽……各位,若是在這三百畝地裏,建一排的鋪面,這一百兩一丈,不算貴吧?”

一百兩……一丈?

劉寬下意識的就道:“那還不如去搶呢!”

可這時……

卻有人道:“不知鋪面具體坐落在何處,百兩銀子,可以現在給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