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章 新的王國(第2/2頁)

到了黃金洲,便贈土地千畝,且那裏的土地,最是肥沃,一旦開辟出來,其糧產比之江南的土地還要肥沃。

想一想……還真是令人激動。

要知道,在這個時期,較為富庶的江南地區,一戶人家,人均的土地,也不過十畝而言,這其中相差百倍。

若是擁有千畝肥沃的土地,放在西山錢莊免租之前,足以在江南成為一個地主,若是延續幾代,沒有家道中落,那麽便算是士紳人家了。

方繼藩不由唏噓,心裏開始在想,何不以此為賣點,糊弄……不,招募更多的移民前往黃金洲呢?

似乎大明的子民,唯一能吸引他們的,還是土地。

徐經繼續道:“現如今,這新臨淄開荒的土地,多達億萬畝,可謂阡陌相連,只不過……因為人力有限,所以對於耕牛的需求極大。除此之外,便是耕種的方式粗糙了一些,畝產量,反不如江南那裏精耕細作出來的產量。若是能有江南的畝產一半,便算是好的了。”

方繼藩樂了:“為師若有千畝地,才不精耕細作呢,精耕細作,那是窮人的玩意。就如窮人家,花銀子總是精打細算一般,恨不得一個銅板分出兩半來花,可殷實人家,並不在乎。”

徐經感慨道:“恩師所言甚是,恩師就如移民,有了足夠的土地,也就不在乎那些……”

方繼藩糾正他道:“為師是窮的那個,你不給為師當家,都不知道為師有多窮。好了,你繼續說下去。”

方繼藩顯得很真誠。

徐經:“……”

緩了一下,徐經便繼續道:“這些糧食,大多輸送至另一座城,此城名曰新曲阜,此城因為處在數條河流的交匯之處,又靠近最大的南湖,交通極為便利,這黃金洲第一條鐵路,師公提出來的規劃,便是從這裏開始修建的。此城有大量的匠人,因為大量農業的需求,所以對於農具的要求極高,師公你想想看,移民們土地眾多,自是希望用畜生來取代人力,用最好的農具,來節省氣力才好。這不似是大明,大明的農戶,土地只有這麽多,若是專為數畝地,而養一頭耕牛,去購買價格高昂的新農具,這不值當。可在齊魯,這樣的需求卻是極大,移民們賣了糧食,或是其他的農產,只恨不得購買最好的農具,因而對於冶煉和鐵器的需求極大。好在,這附近發現了大量的煤礦……”

“恩師……”徐經不禁嘆息:“論起來,這黃金洲,實乃天選之地,不但沃野千裏,這礦產也極為豐富,這些煤礦,多在淺層,挖掘起來,成本甚是低廉,且不費功夫。且周遭多為平原之地,沒有崎嶇山路,卻不似我大明一般,有的礦產挖出來容易,想要運出去,卻是難如登天。”

“新曲阜,正是靠著附近的源源不盡的礦產,方才建起來的,且又因為需求極大,吸收了大量自大明來的匠人和工學知識之後,已建起了許多的作坊,源源不斷的供應黃金洲之用。”

方繼藩訝異的道:“供應整個黃金洲?”

說到此處,徐經又嘆息:“恩師有所不知了,黃金洲雖是封國無數,可是……絕大多數的宗室,雖也帶去了數千戶人家,可畢竟規模不大,有的宗室,竟是比不上附近的土人部族,宗室們享樂慣了,那裏肯披荊斬棘,有的害怕被土人襲擊,有的呢,又招徠不了移民,空有無數土地,卻只能荒在那裏,他們無法忍受了,便索性攜家帶口跑去了臨淄,青島,亦或者是曲阜,在他們看來,此三處都是人口聚集之地,又招募了大量的兵馬,漸漸工商開始繁華,幾乎在大明能享受的,在那裏也能享受,既安全又舒適,當然比在自己的封國之中,朝夕不保的要強的多。”

“還有一些宗室,本就不會經營,哪怕是坐擁著好地方,最終也不過是糟蹋而已。他們之中,有不少人是完全不守規矩的,對於過境的商賈,聲色俱厲,長此以往,便沒有商賈去互通有無了,只數年功夫,便敗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