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螭紋寒鐵鎧(第2/2頁)

這件‘螭紋寒鐵鎧’是以千年寒鐵為原料,由國家尚坊的大工匠費時數年,精心打制而成,鎧甲全重五十余斤,由上千塊大小不一的寒鐵片組成,以烏金絲編就,可以很好的保護身體各個部位,在前後心位置安有大塊的護心寶鏡,兩只護肩為一對螭首形象,猙獰威武,獠牙外露,黑色的頭盔上同樣盤旋著一條擡頭嘯天的螭首,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條三首螭龍一般。此甲不但堅固無比,上面還遍布一種自然形成的蛇形鱗紋,神秘而古樸,為了防潮鎧甲外面更是塗有數層黑漆,光可照人。。

此鎧本是張楊上任之時,朝廷特賜予他以表彰其武勇的,今天為了激勵士氣,同時也是為了收買人心,被他拿了出來作為獎勵,賞給了騎射冠絕三軍的蕭逸,當下有數名侍從上前,幫助蕭逸穿戴起來,頂盔慣甲非常的繁瑣,各處袢甲絲絳必須仔細的貼身系好,甲葉之間也得一一理順,這絕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所以每員大將必須得有幾名為他慣甲的侍衛親兵才行;等一切收拾停當之後,眾人再看,果然是威風凜凜,氣沖霄漢,好一位少年豪傑!

蕭逸自己對這套盔甲也很滿意,不但堅固漂亮,還非常的合身,仿佛是為他量身定制的一般;俗話說得好:“人佩衣裝馬佩鞍,狗佩鈴鐺……嘎!……呵呵!”

“汝是何出身呀?”發完獎勵品後,張楊緩步走到蕭逸面前開口問道。果然,第一是拼臉,第二就該拼出身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中國人對自己的出身來歷一向重視無比。

一個人是否能成就大事,他的出身來歷同樣重要,劉備為什麽見人就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曹操在當上丞相後也不顧自己的養祖父是宦官的事實,拼命往臉上貼金,硬說自己是相國曹參之後,還不是想給自己找個像樣的出身嗎!

說到底,漢朝依然殘存著大量奴隸社會的影子,雖然已經沒有了奴隸主和奴隸之間那種絕對的身份對立,但是在士族和庶族之間依然有著一條深深的鴻溝。這兩個階級之間幾乎不通婚、不來往,尤其是仕途這條路,幾百年來完全被士族門閥牢牢把控在手裏,縱使有些庶族出身的人才僥幸得到皇帝的賞識坐上高位,也不會得到士族階級的認可。日後屠夫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之所以迅速敗亡,跟他無法真正得到士族階級的支持不無關系。

想到這裏蕭逸更加體會到‘出塵子’老道的那番良苦用心了,如果沒有老道給他鋪的這條金光大道,恐怕日後他的路會走的非常艱辛。在心中默默的感謝了老道一番後,蕭逸輕輕向前走了兩步,擡手躬身行禮,完美的表現出一副世家子弟的英俊形象,朗聲回道:“在下乃大漢開國丞相、文終侯蕭何之後,為蕭氏第38代嫡系玄孫!”

“嘶……呀!……!”

聽到蕭逸自報出身,大帳中響起一片驚嘆聲,就連一直跟在蕭逸身後的大牛、馬六二人都是一臉茫然,雖然他們三人相處已有數年之久,可對於蕭逸的來歷二人卻一無所知,仿佛他就是憑空出現在小道觀裏,出現在臥虎亭眾人的生活中……

漢初三傑之首,有“開國第一侯”之稱的丞相蕭何,普天之下,誰人不知,那個不曉;現在蕭逸既然敢自報家門說自己是蕭何之後,而且能準確說出自己是第38代嫡系玄孫,那就應該假不了,一般只有世家子弟才能準確的說出自己家族的譜系年代。

士族的家譜很難假冒,真正的家譜不是說隨便寫上幾個名字就可以了,上面需要詳細的記載整個家族的來歷、分支、脈絡,以及宗族中很多的隱私事跡,以及與其他士族的通婚情況,血緣關系的遠近等等……

為什麽劉備的出身一直被人所懷疑呀,就是因為他只會不停地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卻從來也不說自己是劉勝的第多少代孫,因為他的血緣就算跟皇室沾一點邊,也絕對禁不起譜系學的仔細推敲。

聽到蕭逸乃是大漢開國丞相之後,太守張楊立刻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這是士族間的一種禮儀,叫做‘不重其名,而重其身’,說白了就是,只看出身,不看能力,同時看向蕭逸的眼神也越發的滿意,“如此年輕的射雕之士,又是出身名門,如今投到自己的麾下,還何懼匈奴之患呀!”

“好!既是蕭丞相之後,在此國家多事之秋,更應該為國出力,汝須好自為之,不可懈怠!”張揚一副語重心長的說道。

“諾!”蕭逸拱手稱是,一切禮儀,完美無缺!

螭首: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是一種沒有角的蛟龍。盔甲、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威武雄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