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添灶退敵(第2/2頁)

“蕭郎真是奸詐過人,他一面舍棄城池,做出全軍潰退的假象,一面布下天羅地網,等著我軍一頭撞進去,真是好陰險的手段呀!”

查看完營地之後,袁紹嚇出了一身冷汗,幸好自己用兵謹慎,及時停下了腳步,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呢,問題又來了,蕭逸要用什麽詭計呢?

袁軍大營-中軍帳內,文臣武將聚集一起,開始了冥思苦想:

“分道揚鑣的事情,乃是蕭逸的障眼法,他肯定埋伏下了重兵,想要四面合圍過來,要重演當年的長平之戰,把我們的二十萬人馬活活餓死!”

“這是聲東擊西之計,蕭逸故意吸引袁軍注意力,與此同時,曹賊帶兵渡過黃河,一舉端掉咱們的老巢--鄴城!”

“依我之見,蕭逸會用火攻之計,夜襲我軍大營,咱們還是引來幾條河水,做好準備吧……”

………………………………………………

總之一句話,陰謀肯定有的,防範是必須的,送死是不能的,沒有弄清楚敵情之前,一步也不能前進了,為了安全起見,大軍後退三十裏為好!

一番議論之後,對方的詭計沒破解開,反到把袁紹嚇得半死,連忙抽調部分人馬,星夜回援鄴城去了,生怕老巢被人抄掉,那就萬劫不復了!

“鬼面蕭郎呀,你到底耍的什麽陰謀詭計,真是難以猜測呢?”

……………………………………………………………………………………………………………………………

五天以後,疲憊不堪的遊騎兵紛紛回來了,他們沒找到任何埋伏,因為勞累、寒冷、饑餓,反而折損了數百人手,帶隊的校尉跪在大帳中,用全家老小的性命擔保,方圓二百裏之內,沒有敵人一兵一卒,更沒有任何的埋伏!

沒有百萬伏兵,沒有陰謀詭計,什麽圈套也沒有……,結果出來了,袁軍上下也傻眼了,到底什麽情況呢?

“我等中計了,蕭逸只是虛張聲勢罷了,暗中添加灶台,迷惑我軍的視線,以至於措施良機了……可恨呀!”

又是一番考慮之後,田豐終於揭開了謎底,當年孫臏用減灶之計,誘敵深入,打敗了魏將龐涓,蕭逸更加狡猾,他是反其道而行之呀……

沒有埋伏,也沒有詭計,蕭逸就是利用‘燈下黑’的心理,讓眾人胡亂猜測,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自己則統領大隊人馬,大搖大擺的走出了險地,真是好大的膽子,好厲害的手段!

可惜,知道的太晚了,就在袁軍停步不前的幾天裏,黃巾軍順利進入了白虎澗,並且修築了三道壁壘,又挖了五道壕溝,設下了數十裏的大營,徹底的站穩了腳跟!

“原來如此,好一招‘添灶退敵’之計,只是多挖了幾個灶台,就嚇得二十萬人馬停步不前,老夫麾下文武眾多,無一人可比蕭郎呀!”

想明白之後,袁紹仰天長嘆,即嘆敵人的狡猾,又嘆手下的無能,還有一種深深的惋惜,如此絕世良將,為何沒在自己麾下呢?

“大將軍無需憂愁,黃巾軍逃進了白虎澗,就等於進了死地,我軍牢牢守住山口,不需一個月時間,就能困死他們的幾十人馬,到時候生擒蕭郎,千刀萬剮,懸首示眾!”

田豐站了出來,沒能看破對方的計策,他也是一臉的懊惱,不過嗎,袁軍畢竟占據了優勢,只要謹慎用兵,仍有九成的勝算,剩下的一分嗎,就看天意了!

“元皓先生所言極是,對方已入死地,只要嚴防死守,我軍仍是勝券在握,不過嗎,大戰之前,老夫想會一會蕭郎,看看他到底何許人也?”

畢竟是一方霸主,感嘆一會之後,袁紹立刻振作起來,親自作書一封,派遣使者送到黃巾軍大營,誠懇的邀請蕭逸……“兩軍陣前,問對答話,指點江山,縱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