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六)(第2/2頁)

“我家第一代張天師,被太上老君賜予《三天正法》、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斬邪劍三件法寶,奉命掃除妖魔,救護生民!

曾於漢安二年七月十五,登青城山,會八部鬼帥,大戰眾鬼,制伏外道惡魔、誅絕邪偽,第一代天師道法通玄,諸魔所不能敵,願意皈依正道!

於是天師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黃帝壇下盟誓,人處陽間,鬼處幽冥,又使六天鬼王囚禁於北陰酆都城,八部鬼帥流放於西域邊地。從此妖魔降服,人民安樂…………”

楊松有心賣主求榮不假,可也要賣一個好價錢,而眼前這座迷宮般的南鄭城,就是一枚重要的籌碼,可以換來高官厚祿、榮華富貴!

因此一邊當前引路,穿過了重重街道;一邊講著張道陵天師的傳說,頗多妖魔鬼怪之事,以證明漢中集團的底蘊深厚,曹軍要想殺進來嗎,也需要一個‘引路人!’

“天師賜福、太平無事,天下樂土、唯我漢中!”

“天師賜福、太平無事,天下樂土、唯我漢中!”

…………

二人正在行走之間,周圍想起陣陣呐喊聲,原來朝食的時間到了,(漢代一日兩餐,朝饔夕飧),南鄭城的百姓們卻不在家中-生火煮飯、準備菜肴,而是紛紛走上街頭,到固定的地點領取飯食……

人們的飯菜完全一樣,吃蘿蔔全都吃蘿蔔,吃白菜全都吃白菜,也就是成人多一些,孩子少一些罷了,而後集體用餐、不爭不搶,整座城池十幾萬人,過著完全相同的生活!

更讓蔣幹驚奇的是,南鄭城的街道上,沒有商鋪、商販之類,也沒有人購買東西,因為這裏實行配給制度,大到房屋家具,小到針頭線腦,全部免費發放給百姓們,因為沒有商業交易,也就沒有欺騙欺詐,以保證人心的純潔!

平時由宗教大祭酒出面,組織百姓們集體勞動,收獲也是平均分配,打造出一種有錢同花、有衣同穿、有飯同吃,無處不均勻,人人皆飽暖的和諧社會,進而實現天下大同!

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社會模式,的確少了許多紛爭、欺騙、醜惡……可也少了人生激情,與社會前進的動力!

人性都有自私,懶惰的一面,每天幹活穿衣吃飯,不幹活也穿衣吃飯,誰又願意主動幹活呢?

如此規劃好的生活,昨天、今天、明天全都是一樣的,單調而沒有生機,自然就沒有發明創造,永遠的原地踏步了。

“子翼先生請了,我家天師在靈宮殿等候,各部大祭酒、祭酒也都到齊了,還準備了酒宴為先生接風洗塵!”

“天師教追求人人均勻,不知張天師的衣食住行,與普通百姓相比如何?”

“服飾起居略有差別,其他的一模一樣,我家天師是個苦修之人,一心想著羽化飛升,對人間富貴興趣不大!”

“原來如此,難得、可惜!

二人一路向前行著,很快到了目的地,一座雄偉的道觀,別的諸侯治理州郡,都是在州牧府、刺史府裏辦公,個別野心大的還修偽皇宮,漢中以宗教治理百姓,故而沒有官府,只有道觀!

首先入目的,是一座高大山門,青石為基、白玉為柱,上刻著龍虎圖案,牌樓正中四個大字:洞天福地,寫的是飄逸若仙,據說是第一代張天師手筆!

而後是靈宮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邱祖殿……大小五十多座殿堂,上千間的房屋,各處鐘鼓鳴響、香煙繚繞,道家誦經聲不絕於耳。

走進山門之後,景色更加的真切了,只見池塘裏養著長壽龜,甲山上蹲著白色靈猿,更有成群的仙鶴,在天空中來回飛翔,真有一種天上仙境的感覺……

“洞天福地,名不虛傳……呵呵!”

看著眼前的景色,蔣幹心曠神怡,不禁連連點頭,可走到靈宮殿前面,神色又為之一變……原來一心修道之人,也會舞刀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