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貪狼決鬥鳳雛!(三)(第2/3頁)

共計三十萬大軍,分三路合圍過來,準備把咱們殲滅在巴西地區,大耳賊還下了命令:凡是領頭起事者,抓住一個,殺掉一個,滿門抄斬,誅滅三族!

敵強我弱,難以力扛,以本大首領之見嗎,莫不如北走米倉道,把隊伍帶到漢中郡,正式的歸順朝廷,大家也有一個好歸宿!”

…………

“大首領言之有理,凡是北上的難民,朝廷都妥善安置了,分田地、分房屋、還分了耕牛呢!”

“北走米倉道,過漢中、回關中,那可是我們的老家!”

為了讓難民們乖乖北上,吳質不惜用了騙術,故意誇大敵軍的數量,不過也不全是假的,追兵的確在步步逼近,形勢萬分危急!

而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不少人贊成,既有赤眼蜂出身的頭目,也有被難民潮席卷的無辜者,他們都是渴望安心度日的!

當然了,有人舉手贊成,自然也有人反對了,數量還不少呢!

“大首領此言差矣,在坐的各位兄弟,都是三山五嶽的豪傑,如果北出米倉道,到了曹軍的地盤上,最多就是安置為民,兩間茅屋、幾畝薄田、一頭耕牛,以後幸苦種田打糧過日子!

弟兄們都野性慣了,可受不了這份苦楚,莫不如揮師南下,到巴郡、牂柯郡打出一片天下來,成了咱們就自立為王,享受榮華富貴!

若是不成,咱們就鉆進大山中,繼續做山大王,照樣吃香的、喝辣的,夜夜都有姑娘陪著,大家說怎麽樣?”

…………

“說的對,揮師南下,咱們攻打江州城去!”

“平都、臨江也都不錯,都是富得流油的好地方,漂亮姑娘也多,哈哈!”

……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如今巴蜀之地大亂,我等重舉天公將軍大旗,號召天下忠義之士,又何愁大事不成呢,咱們……”

反對的都是山賊草寇、地方豪強,他們趁著大亂崛起,是想弄一份榮華富貴,而不是到關中種地去,自然不願意北上了。

還有幾名黃巾余孽,自稱是張角的親傳弟子,鼓吹著恢復天公大業,重新打出太平道的旗幟來。

好在太平道覆滅多年,這股妖風難以鼓動人心,別說普通百姓們了,就是那些山賊草寇,也不會再頭裹黃巾,跟整個天下作對了,那就是一條必死之路!

“北上!”

“南下!”

“歸順朝廷!”

“自立為王!”

“你們是自尋死路,還想拉著幾十萬百姓陪葬!”

“你們是胸無大志,子子孫孫與人為奴!”

……

在北上、南下的問題上,大小頭目們發生了激烈爭吵,而且火氣越來越大,紛紛拔出了兵刃來,大有發生火拼之勢!

蕭逸混在人群中,也跟著振臂高呼,還把鬼頭大刀拔出來了,不過他不是支持北上,而是擁護南下,至於原因嗎……嘿嘿!

“肅靜!肅靜!--全他媽的給老子閉嘴--啪!”

對付這種亂局,好言相勸是沒用的,吳質一把摔碎了手中酒碗,大堂外沖進了數百名護衛,手持明晃晃的刀劍,有的還端著上弦的弩箭,對準了鬧事的大小頭目!

大堂內瞬間安靜下來了,就連窮兇極惡的山賊頭目,也不敢再胡亂炸刺了,不過讓他們乖乖北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不了拉走人馬單幹去!

“如今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大家要想死中求活,必須齊心合力才行,這樣吵吵鬧鬧的算什麽?

依本大首領之見,咱們明天繼續東進,全力攻下重鎮巴中城,那裏是水陸樞紐,人口密集、存糧也多,等咱們補充完畢之後,再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北上,還是南下如何?”

……

“大首領言之有理,我等願聽從號令!”

吳質也知道,在場的頗多桀驁之徒,用武力是壓服不了得,故而提出一個折中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

北上也好,南下也罷,都得有充足的糧草、物資才行,巴中城富甲一方,正是取得補給的好地方,還能趁機擴充人員呢!

接下來,在吳質的主持下,經過大家夥的討論,又通過了兩項提議:

一是舉起了‘乞活軍’的旗幟,意思是大家舉旗造反,只為了乞求一條活路,無意與大漢朝廷作對,可以博取世人的同情,也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二是把難民隊伍整頓了一下,分成了前、後、左、右、中五大營,每一營皆設置了旗號,還推舉出了負責人,以便協調指揮之用,好歹有點軍隊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