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簸箕下啄食的鳥兒(第2/3頁)

鳥兒輕鳴,聲音清脆,但在此刻王雱的耳中,卻多了許多含義。

王安石不知何時就走了。

王雱清醒時,發現自己已然淚流滿面。

而在室內,那仆役同樣如此,他出了房間,去請見了吳氏,說道:“小人要告假。”

“為何?”

天氣冷了,家裏事多,吳氏覺得這個告假的時機不妥當。

“小人想回家看看老母。”

仆役眼睛紅腫,吳氏最終還是同意了。

隨後傳來消息。

“他和娘子吵架,說是要拿一貫錢給自家老娘,那娘子不同意,他劈手就抽了她一巴掌,帶著錢走了。”

吳氏嘆道:“怎麽這麽急躁。”

“娘子,大郎君給您買了新布料呢,真漂亮。”

有仆婦帶了一匹布料進來,看著顏色鮮亮。

吳氏笑道:“這又不是過節,為何這般殷勤?”

仆婦奉承道:“大郎君孝順,您就生受了吧。”

吳氏笑道:“好好好,我就受了他的孝心。”

……

“此事另尋人擬旨。”

旨意不可能長期擱置,那對威信是個打擊。

於是旨意就給了另一人擬定,隨後和文書一起發了出去。

王安石得知後,只是沉默。

時光流逝,官家沒有免掉王安石的職務,可卻也沒有召回他。

呂誨的心情極好,下衙後就去尋了司馬光。

“君實,一起喝一杯?”

司馬光面色紅潤,“也好。”

兩人一起找了家酒樓坐下,然後緩緩喝酒,聊著朝政。

“王安石此事做差了,官家惱火,大概會把他下到地方去。”呂誨端起酒杯,微笑道:“他駁了官家的面子,只要官家在一日,他就別想再起來。”

司馬光微微一笑,舉杯喝了。

“不過……沈安並未出來說話。”呂誨皺眉道:“他和王雱交好,此等時候為何袖手?這讓某有些迷惑不解。”

按照沈安的尿性,不該是出手相助的嗎?

司馬光點頭,“老夫就是想到了這個,這才沒有出手。”

呂誨淡淡的道:“不過王安石辭官歸家後,沈安只是請他喝了一次酒,就再也沒管了,可見這裏面怕是有些不為外人知曉的事,所以……明早某就會上疏,批駁王安石怠慢官家之事。”

司馬光無言,只是緩緩喝酒。

呂誨笑道:“王安石已然成了落水狗,你我卻憋了數日才敢彈劾他,緣由何在?都是怕那沈安有回天之力罷了,嗨!竟然會怕了他!”

司馬光心中苦澀,“那沈安對財政之事造詣頗深,若非是他並未去過益州路,老夫都會勸你別出手,所以……要學啊!你我都要好生學學這些。”

活到老,學到老,一是無聊了要找精神寄托,另一種就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之余,也生出了無可奈何的感覺。

要學習,然後壓制他!

這是不少人的想法,司馬光最為強烈,為此刻苦研讀相關書籍,就等著破繭成蝶的那一日。

如今他覺得那一日不遠了。

那麽就提前一下吧,好歹把王安石拍下去。

……

第二天,呂誨帶著奏疏去了皇城。

沈安竟然也在皇城外等候。

兩人相遇,各自拱手,然後默然。

不知過了多久,呂誨說道:“你為王安石而來?可惜卻晚了些。”

他不知道沈安和王安石之間發生了什麽事,但沈安不動窩,顯然非同尋常。

鬧吧,你們繼續鬧,內部分裂之後,所謂的新政自然無疾而終。

沈安笑了笑,“真理在,永遠都不晚。呂知雜沒聽過一句話嗎?朝聞道,夕死可矣。”

呂誨笑了笑,覺得他這是場面話。沈安補充道:“這話您要琢磨一下才好,否則一旦犯錯,臉面就難看了。”

呵呵!

呂誨木然看著裏面,稍後有人帶他進宮,而沈安卻是去了政事堂。

呂誨一路進宮,當朝彈劾王安石。

這是一發重型炮彈,威力驚人。

呂誨出手,就代表著那股勢力要出手。

汴梁震動。

王安石繳還詞頭之事就讓人震驚,此刻呂誨出手,這便是對壘的開端。

兩邊要開戰了。

可王安石幹的事兒卻讓新政這邊的人沒法出手相助,於是王安石風雨飄搖。

宰輔們回到政事堂,見沈安在,韓琦就沒好氣的道:“你這幾日躲在家中做什麽?孵蛋?王安石危若累卵,你精通錢幣之術也不知勸解他,致使他做出了蠢事,如今覆水難收,你就算是舌綻蓮花也無用。”

包拯說道:“楊繼年才將好,他的娘子又病倒了,沈安是女婿得關照著,家中的娘子也去娘家照看,整個沈家被芋頭鬧得腦門炸裂,老夫去了一次就敗退了。所以別苛求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