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7章 一唱一和的君臣(第2/3頁)

司馬光在原先的歷史上去了洛陽,眼不見心不煩,就等王安石倒台。隨後他上台,你要問這位老先生可有強盛大宋的腹案嗎?毛都沒有半根,有的只是泄憤,把新法盡數廢棄的發泄,割讓土地給西賊的怯弱無能!

可此刻說什麽世間至理,他能滔滔不絕的跟你說一整天,還不帶重復的。但你要問如何強盛大宋,他就是一番大而化之的方案。

要減少冗官,要減輕百姓的賦稅,宮中和朝中要節儉度日……

這些建議當然有用,但建設性的意見依舊看不到。

後來他針對性的批駁新法,許多見解頗為獨到,但建設性的依舊看不到。

這種風格一直延續到了他從洛陽回歸京城,然後就是報復。

此刻沈安一連串的問題問出來,司馬光沉聲道:“大宋當去除冗官,百姓的日子太苦,要減輕他們的賦稅,宮中和朝中要節儉……”

沈安聽不下去了,“這些不是新政一直在做的嗎?”

呃!

司馬光突然覺得自己有些無所適從。

是啊!

他說的這些,新政都在做,而且做的比他期望的更好。

“雜學!”

文彥博淡淡的一句話,就把事兒轉回來了。

他看了司馬光一眼,覺得這位不是辯論的好手,可惜了。

司馬光這才發現被沈安帶偏了,從雜學的問題轉到了新政。

老夫……

他真想喝罵沈安一番,可包拯就在邊上虎視眈眈,他一旦敢擺老資格發飆,包拯就會用更老的資格來噴他。

你比比個啥,老夫做官的時候,你家才將傳出你砸缸的消息,和老夫比資格,老夫直接碾壓了你。

這就是包拯的威懾力。

沈安突然轉向了文彥博,說道:“文相以為火炮如何?”

文彥博想了想,“國之重器!”

沈安笑了笑,“那文相可知鑄炮之術?”

“不知。”文彥博說的理所當然。他是宰輔,自然不需要懂這個。

“那麽文相可知火炮打多少發就要停歇冷卻,其中的原理是什麽。”

文彥博搖頭,“老夫不知。”

他覺得這些問題有些無趣。

難道宰輔還得知道怎麽去種地嗎?

沈安一臉的笑意,“那麽譬如說下次征伐遼國時,樞密院調動火炮北上,文相可知道要調配多少才合適嗎?”

呃!

文彥博卡殼了。

韓琦看著沈安,突然拍了一下肚子,頓時腰間的肥肉都鼓蕩了起來。

他真的想大笑一場。

沈安前面的兩個問題看似簡單無趣,可後面第三個問題一出來,文彥博就坐蠟了。

你文彥博說火炮是國之重器,可你連國之重器怎麽調配都不知道,你這是什麽?

瀆職!

包拯陰著臉,大概是要拋棄了和老文多年的交情,準備出手了。

文彥博卻有苦說不出,他真的不懂火炮,只知道那玩意兒威力巨大,無堅不摧。

“此事……下面的官吏自然懂。”

他覺得這個答案很蒼白。

果然,沈安譏誚的道:“那敢問文相,若是有人瀆職呢?您可能看得出來?”

你連火炮的原理都不懂,你看得出來個屁!

到時候你就是廟裏的泥塑神像。

擺設!

轟隆!

韓琦仿佛聽到了一聲雷霆在響。

趙曙緩緩地道:“朕知道。”

這是一巴掌。

“青銅火炮鑄造不易,青銅柔韌,火藥產生的膛壓承受能力也強,但若是滾燙之後再繼續發射,姑且不論炮膛裏能否裝進火藥,就說炮身,就會因為高溫而產生變形……甚至會炸膛。”

趙曙繼續說道:“何為膛壓?火藥燃燒膨脹產生的壓力,這個壓力推動鐵彈打出去,同時也給了火炮壓力……正如同一只蒼蠅,一巴掌下去就粉碎,這也是一種力。但火藥的力更大,所以發射幾輪之後,必須要停住冷卻,或是隔久些再發射……”

他看著文彥博,覺得這位樞密使的學習能力有問題,“若是不知這些,下次北伐得知遼人有二十萬大軍,那麽我軍正面要放多少門火炮才行?得去考量火炮冷卻要花費的時辰!不知這些,若是調動少了,到時敵軍的騎兵突破進來,會如何?”

文彥博跪下,“臣……不知,臣隨後就會仔細研讀,不敢懈怠。”

趙曙微笑道:“如此就好,朕與諸卿相得多年,原先朕也覺著雜學就是胡鬧,就是個不起眼的學問,可後來……諸卿可還記得神威弩嗎?還有金肥丹,許許多多的東西,雜學就這麽源源不斷的推了出來。

諸卿,何為學問?朕身為帝王,要考量之事頗多,但首要是大宋的強盛,什麽學問能讓大宋強盛,朕就該去學什麽,而非是抱殘守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