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為施教

汴梁城外,楊霖帶著五個弟子,還有自己府上養的一群雜學家,甚至包括獸醫專家,一起跋山涉水來到一處石灰坊。

石灰坊在大江對面一處僻靜山谷中,一方面免得鍛燒石灰時的濃煙影響周圍居民,另一方面也便於伐木燒炭和開采石灰石。

圓錐形石灰窖上,煙囪都封著,只露出一個小孔冒出濃煙。

幾名石灰匠不認得他們,但是看這些人前簇後擁,侍衛開道,便知道是貴人,紛紛站在窖旁遠遠看著他們。

吳敏、蔡絳等人也都很是費解,恩師不給自己講課,帶自己來這種地方做什麽?

反倒是許叔微又來了興致,大聲給同伴講解石灰可以入藥:“若五月采蘩縷、葛葉、鹿活草、槲葉、芍藥、青蒿葉,合石灰搗為團如雞卵,暴曬而幹,可以療瘡生肌。”

眾人興致乏乏,此地的煙味很大,窯中燒出的坯料還在散發熱氣,灰撲撲有股嗆人味。

楊霖卻回過頭來,問道:“刀箭創傷可以醫治麽?”

許叔微一看有人捧場,大喜,抖擻精神道:“當然可以。”

楊霖留了一個心眼,繼續帶人往裏鉆,不一會石灰坊的主人聞訊趕到,搓著手唯唯諾諾不敢上前。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讓他們在道路兩旁起哄還行,單獨面見這麽大的官,難免有些縮手縮腳。

楊霖伸手一招,掌櫃的笑吟吟地點頭哈腰,道:“小民拜見少宰。”

楊霖笑道:“我們今日,沒有別的意思,就是來參觀一下你這作坊。掌櫃的若有得空,可否帶我們四處看看?”

一聽楊霖這麽客氣,掌櫃的差點淚奔,帶著眾人進了窯內。

一邊走,一邊講解道:“工匠從山裏開出石灰石,放在窯裏,鋪一層木炭,再鋪一層石灰石,堆到七八層然後封窯鍛燒,出來就是石灰。”

逛了一圈之後,眾人跟著楊霖來到一個空地,楊霖找了塊石頭,就勢一坐。

周圍的人也不再顧及形象,紛紛跟他坐下,將楊霖圍在中間。

拿起一塊還未煆燒的石頭,左手是已經冷卻的石灰,楊霖對著眾人道:“你們看,這石頭原本堅硬無比,燒制成石灰卻可以粉飾墻壁。你們想過其中的道理沒有?為什麽普普通通的石頭,封窯鍛燒能變成石灰這種用處很大的東西,你們知道其中的道理麽?”

眾人撥浪鼓一般,紛紛搖頭。

楊霖接著說道:“格物致知,當鉆研探討,若是你們了解了其中的秘密,是不是可以舉一反三,把更多的看似無用的東西,化腐朽為神奇。

世事洞明皆學問,聖人出世之前,世上本沒有論語。諸多經典也未面世,但是當時百家齊放,諸子爭鳴,聖賢頻出。

我輩讀書之人,就是應該從書中走出來,而不是走進書本,做一個啃書死記硬背的老書蟲,掉書袋,百無一用說的就是這等書生。”

吳敏等人似懂非懂,一些雜學家已經拍著大腿叫好,這番話簡直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裏。

楊霖繼續說道:“聖人著書立言,是要教會我們行事準則和道理,而不是規劃好你行事的道路。整日裏研究論語、中庸,難道你還能超越孔孟?他們已經為後人留下了自己的學術,需要的是後人發揚光大。

你把聖人參悟通透了,你成了孔孟老莊,又有何用?

我們已經有了孔夫子,不需要第二個,我們需要的是新的聖人。

若是有人能尋出類似把石頭做成石灰這樣的途徑,造福萬民,那麽他就是新的聖人。”

會開高次方冪的數學大拿賈憲,喝了假酒一樣,站起來大聲叫好,嚇了旁邊的好友許叔微一跳。

看到眾人都向自己看來,賈憲面皮羞赧,撓頭道:“少宰金玉良言,讓我忍不住叫好,諸位勿怪。”

許叔微拽了拽他的袖子,示意他趕緊坐下,不要再丟人現眼了。

賈憲沒有理由不激動,楊霖的話給了這個不被人理解的數學家以莫大的鼓舞。而且人家楊少宰不是說說而已,已經許諾了給他新書做序,並且印刷發行。

一派學說,能不能流傳下去,自己畢生所為,會不會全打了水漂,百年之後能不能人過留名。

這一切,都歸結於能不能著書,否則收個小徒口耳相傳,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斷絕了。而且每個人悟性有限,收到的徒弟未必有這方面的天賦,中國古代很多的學術研究,就是這樣失傳的。

賈憲雖然被看得十分不自在,還是對著楊霖深深抱拳,後者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讓賈憲激動不已。

楊霖看向幾個學生,發現它們全都是若有所思,甚至是眉頭緊皺。

自己恩師的話,和以往接受的灌輸不甚相同,人人皆可成聖竟然不是從聖人文章學出來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