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

清晨的空氣總是怡人心脾,寒風帶來的黃河水氣似乎也沒了往日的喧塵,而多了幾分甘甜。

明媚的陽光照射下,沿途綠意昂揚,春風在不知不覺間,拂過了秦隴大地。

及匹快馬,奔馳在前,在他們身後,是一眾萬歲營精騎,護送著一輛馬車,載著楊霖趕回汴梁。

雖然是做了一些減震的措施,但是馬車依然顛簸的嚇人,楊霖腦袋嗡嗡的響,暗自發恨:一定要逼著自己外院那些雜學家,鼓搗出橡膠來,不然出門在外太難了。

一來是如今的地面,難免凹凸不平,馬車行的慢了,還能靠在輪子上裹上一層皮革減震,一旦行的快了就沒什麽用了。

“少宰,前面便是京兆府,弟兄們人困馬乏,要不要進去休整一天。”

外面傳來陸謙中氣十足的聲音,顯然他所謂的“人困馬乏”是在給楊霖留面子,萬歲營中每一個人都十分輕松,也就是楊霖有些撐不住了。

楊霖掀開簾子,點了點頭,道:“在京兆府待三天,不然還沒回汴梁,身子先垮了。”

京兆府就是長安,唐朝滅亡後,後梁改為大安府,後唐再改回京兆府,歷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都沒有再改名。

呂望使了個手勢,馬上有兩個親衛一夾馬腹,揚鞭而去,到京兆府內報信。

楊霖此番出京,一來是挽回王黼造成的頹勢,二來是躲避梁師成的報復。

如今吐蕃的局勢已經明朗,接下來就看韓世忠多少天能夠給自己徹底收伏吐蕃了,反正大方向自己已經指給他,真說起打仗來,韓世忠比自己強多了。

遼金之戰傳來消息,因為女真人起事比歷史上早了幾年,準備還不夠充分,所以這次天祚帝耶律延禧禦駕親征,沒有原本歷史上敗得那麽慘。

渤海人臨陣倒戈,不再承認金國對自己的統治,轉而去打契丹東京道嗎,一舉攻下了東京道五十七州。

完顏阿骨打勃然大怒,停止了對耶律延禧的追擊,轉而回頭收拾自己的靺鞨小兄弟。

七十萬契丹大軍,因此有了喘息之機,雖然被俘被殺無數,但是還有五十多萬逃了出來。

耶律延禧大怒之下,罷免了蕭奉先的宰相之位,逃回上京再也不敢出來。

經此一敗,本來就反叛不斷、離心離德的契丹帝國,暗流湧動,無數的野心家蠢蠢欲動,就等著有一個人挑頭,一代梟雄耶律阿保機打下的龐大的江山,就將四分五裂。

長安城外的港口前,船舶密集,道路上,車馬如織。

一代古都雖然不復當年,但也算得上是西北重鎮,隱約可見當年盛唐風華。

除了密布的水道網,長安城中道路也便利至極,雖然數次遭到戰火摧殘,但是有宋百年的安寧,讓這裏又恢復了生機。

青石板的主道寬達十余丈,這還是因為兩旁商戶太多,無法擴建,才保留這種規模。道路兩側供行人通行,中間是馬車行駛的車道,雖然車水馬龍、來往繁忙,卻秩序井然。

走出馬車,楊霖精神一振,邁步走在兩百年前世界當之無愧的中心,長安城人煙稠密,建築大都是兩三層的小樓,極有格調。

楊霖讓呂望帶著萬歲營親衛們去飲酒休息,自己則帶著陸謙和七個親衛,漫步在長安城中。

西域商道重開,讓這裏更加熱鬧,被西夏隔絕百年的胡人,蜂擁而至。

路邊的酒舍內,裝飾奢華,翩妍起舞的胡姬,用了一根魚線般的細絲,上面掛著一幅淡青色的薄面紗,隨著舞曲來回搖曳。

下面一群豪客哄然叫好。

“嘿嘿,長安有點意思,畢竟是盛唐古都。”楊霖捏著下巴看得津津有味,一邊輕笑著和親衛們說道。

陸謙身邊,一個年長的親衛,是楊通的老部下,都叫他朱老頭。時間長了,大名都反倒忘了,他年紀雖大,身手矯捷,感官敏銳,所以一直留在楊霖的身邊充當侍衛。

聽了楊霖的話,朱老頭笑道:“少宰,這還是街邊的酒舍,當年鹽……楊爺他帶著我們來長安,在一處僻靜的畫舫中,那姑娘們穿的鞋子是用白色柳木雕刻出來,外面貼著銀色裝飾;前端窄窄的,鞋跟細細的,足足有三寸那麽高。

穿上之後,腰細腿長,纖美腳掌踩在木鞋上,那滋味看一眼都要讓俺銷魂蝕骨。”

說完,朱老頭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往事,一臉的懷念。

臥槽,這不就是高跟鞋……楊霖暗暗稱奇,大宋的士紳就是會玩,要是讓徐月奴穿上……

幾個人在城中亂轉,不一會街道上就傳來一陣騷動,一行人便從城門馳入,馬後足足跟了三十名隨從。

為首的一個少年郎是一身銀白色的錦袍,頭戴金冠,那匹白水駒紫轡雕鞍,雪白的長鬃在風中獵獵飛舞,神駿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