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征鞍

暮色蒼茫,遠山含煙。

楊霖的儀仗一路西行,終於在秋雨纏綿中,走完了秦隴的黃土路。

此地乃是西北重鎮雁門,韓世忠屯兵於此,出了雁門就是契丹應州府。

緊挨著應州府的,便是契丹的西京大同府,也就是石敬瑭割讓出去的雲州。

那裏有奔逃去國的契丹的皇帝,耶律延禧。

雁門外,車馬緩緩停下,遠處奔來一位將軍,身材魁偉,軀幹欣長,身穿甲胄,含笑長揖:“末將韓世忠見過少宰!”

楊霖掀開車簾,從腳踏上走下來,捶了他一拳道:“潑韓五,你最近濫賭了沒?”

韓世忠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般,拍著胸脯道:“沒有!絕對沒有,末將不是不識好歹的人。”

在他身後,呼延通冷笑一聲,撇著嘴白了他好幾眼。

楊霖大怒,挽起袖子罵道:“他娘的,我就知道狗改不了吃屎,來人呐,捉住這潑皮的雙手,我要親手騸了他送到宮裏伺候官家。”

韓世忠趕緊躲避,一邊逃一邊告饒,最後逼急眼了說道:“少宰,俺可聽說了,你在京兆府親自聚賭,贏了錢還去報官。這可真是只許少宰放火,不許俺軍漢點燈?”

眾人哄笑起來,簇擁著楊霖一起進城,難得來了個不端著架子的文官,還是這麽大的官,和武將們打成一片,雁門守將都十分快活。

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

故而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的說法。

雁門關東臨隆嶺、雁門山,西靠隆山,兩山對峙,形如鬧門,每年大雁往飛其間,故稱雁門。

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在此置有雁門郡,唐朝置關,名曰西烴關,也名雁門關。

韓世忠設宴為楊霖等人接風洗塵,到了住處之後,楊霖笑著說帶了幾個家眷,需要地方安置。

韓世忠偷笑一聲,連聲道:“末將明白。”

卻見車轎裏傳來一聲輕哼,折浣香貼身的六個丫鬟,掀開車簾,放下踏腳的木杌。

這六個丫鬟都是折浣香從娘家帶來的,名字都有一個珠字,寶珠、明珠、花珠、荷珠、蕊珠、畫珠。

一個個生的是難描難畫,姿色俏麗,身段苗條,清純可人。

一只纖纖玉手伸了出來,眾女一道上前攙扶,折浣香披了一襲雪白的絲袍,狐媚的瓜子臉猶如白玉,水汪汪的美目顧盼間媚態橫生,體態風流。

她倒不是故意賣弄風騷,而是天生的狐媚臉,就是生氣也像是勾引人。

這女人乍得男人恩寵,心裏一動情,便如天雷勾動了地火,到了京兆府附近,這個雌兒就是不下車回家,死活要跟著楊霖來雁門,算是完全豁出去了。

她早就拋卻了以往的條條框框,什麽都不放在眼裏,只把一雙柔情似蜜的眼睛來看楊霖。

楊霖上前附耳輕聲吩咐了一聲,折浣香一嘟嘴,翻著白眼看著他,說不出的哀怨。

楊霖一掐腰,笑道:“聽話,去吧。”

“那你早點回來。”聲音婉轉好聽,嬌媚異常。

萬歲營的親衛帶著她們,進到自己的住處。

這姚夫人一出場,眾人被迷的生迷迷瞪瞪,反倒是韓世忠十分冷靜,輕咳一聲說道:“少宰,酒宴不在此處,這邊請。”

……

外面一眾武將,已經各自落座,韓世忠鬼鬼祟祟,帶著楊霖來到內室。

眾將只好抻著脖子等著,不知道他們進去做什麽。

楊霖罵道:“潑韓五,老子一路趕來,飯都沒吃幾口,你有什麽緊要的鳥事,非得這個時候說。”

韓世忠老臉一紅,走到一個書架前,將沉重的書案向前一推,那書案前邊竟然是有軌道的,書案無聲地滑開,地上俱是青磚,其中一塊邊上有一個小洞,邊緣並不規則,看起來像是老鼠磕的。

韓世忠伸手扳住那小洞向上一提,原來那幾塊青磚竟是粘合在一起的一個蓋子,一掀開來,下邊就露出一個小匣子,將匣子拿到桌面上放下,打開來,裏邊是厚厚的一摞紙張,用書簽隔得極是整齊。

“這些……都是宋江,那黒廝給俺的。俺韓五不是這樣的人,但是宋江是俺的上官,他說話俺必須得聽,將這些交給少宰。”

楊霖伸過頭來,只見一冊冊的絹帛,整齊排列在那裏。

這些絹帛都是按姓氏分門別類,整理清楚。有的厚些,有些薄些,看那材質,有的是牛皮卷,有的是絹帛,就知道收集這些資料是不同人幹的。

折、種、楊、姚、羌……

什麽亂七八糟的?楊霖翻開一看,頓時嚇了一跳,這麽多東西,竟然都是西北將門的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