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

常年在室內讀書,很多的士子,都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這次的運糧,運送物資的過程,沒有什麽生命危險,不過是增加一次長途旅行的機會,還可以趁機走萬裏路。

只有充分接觸到各地的風土人情,了解民生百態,將來進入仕途才會有更好的為政舉措,體察民情。

大宋皇帝一首: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讓無數的士子,沉湎在書畫風流,自以為讀書可以解決萬事萬物,這對文道昌盛是不利的。

先秦春秋,諸子百家,哪個不是周遊列國。

楊霖的這一號召,迅速被邸報傳遍整個大宋,所有書院的在籍士子,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此次遠行,非但有為國征戰的家國情懷在,更是衣食無憂,朝廷管飯。

最重要的是,吏部和太學一起下令,往後的書院進學制在考察學生的時候,將會把這次的表現列為重點。

一旦牽涉到仕途,在民間就不是小事,即使是嬌生慣養的富家子弟,也不得不舍棄俊秀書童,俏媚丫鬟,準備行裝到各府報道。

汴梁各部衙門,忙得焦頭爛額,這是一次鋪天蓋地席卷整個大宋的風潮,帶來的麻煩很大,對新政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我等劃天下為一十三省,至今已有半年,各省總督、巡撫手中大權,較之以往地方官吏大有提高。如今就是考驗他們的時候,學子風動,能不能統籌規劃,安排妥帖,才是官員能力的表現。”白時中撚須道。

楊霖頻頻點頭,補充道:“可以從汴梁挑選清廉幹吏,到各處巡查,記錄風評。”

白時中眼色一亮,問道:“從吏部選?”

“不選高官,不設儀仗,不定品階,明察暗訪。”楊霖突然想到了都尉府,這個特務機構,在西湖可閑置了一段時間了,是時候拿出來用一用了。

刀就是刀,長久不用,難免生銹。

“讓那個殷慕鴻去做。”楊霖和白時中對視一眼,笑著說道:“我親自給他寫信。”

“要不要……上報陛下,再行此舉。”旁邊的王朝立,小心翼翼地微笑著,湊上前插話說道。

楊霖撫著額頭,吸氣道:“不是世安提醒的及時,我還真把這事忘了……”

一邊說一邊拍了王朝立肩膀幾下,拍一下他的肩膀就往下出溜一點。

出了明堂,楊霖回到昭德坊外院,叫來了幾個弟子。

昭德坊外院的花園內,前面是曲徑回廊,左右是假山池塘,但是連著幾天沒下雨,天氣過於悶熱,雖在水池邊也不覺涼快。楊霖脫去官服,只著輕衫長褲,一邊搖著扇子,一邊給下面恭恭敬敬站著的弟子們訓話。

這個時候,弟子和恩師的關系,是非常親的,甚至往往超過了一般的親戚。

楊霖指著各處的假石,道:“找幾個陰涼的地方,都坐下吧。”

馬擴笑嘻嘻地問道:“恩師,是不是要我們也去雲內一趟。”

楊霖斜乜了他一眼,笑道:“子充說的不錯,你們既然是我的弟子,更應該為人表率才對。”

說完他用扇子指了指宇文虛中和蔡絳,道:“叔通和約之留下,幫我書寫公文,處理一些政務。”

這兩個是為政好手,蔡絳寫的好文章,滿腹錦繡,宇文虛中機敏幹練,是自己的兩個大秘,都是暫時離不開的人。

“這幾天我就不留你們了,去和朋友飲宴辭行,路上不要只是趕路運糧,我的本意可不是拿你們這些士子當驢使喚。行萬裏路,勝過讀萬卷書,回來之後每人寫一篇文章交上來。”

幾個弟子趕緊起身,作揖告辭,楊霖也站起身來,拿出袖子裏的一個密信。

南海水師吳璘,在信中談起一件事,讓楊霖十分上心。夷州就是後世的台灣呐,他們水師準備上夷州,作為殲滅占婆海賊的據點之一,楊霖當然是支持的。

不過現在夷州是什麽情況,自己也不清楚,若是有強敵在,引起大戰,如今的重心還是要舉國支援雲內。

即使是楊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橫生枝節。畢竟在交趾,朝廷還維持著一支十幾萬人馬的戰事。

國雖強,好戰必亡,除非有足夠的資本,而且可以通過戰爭獲得更大的好處。

現在進行的兩場大戰,都是為了邊境靖綏,就算打贏了短期內也無法轉換為經濟收益。

大宋縱使豪富,也不能窮兵黷武,還是要精打細算才行。

我看,還是派人去看看,探探虛實才好……

……

紅日破雲而出,在大同東邊漫山遍野而設的女真大軍營地之中,也湧出無數渾身潮濕泥濘,疲憊憔悴的軍馬,向著頭頂陽光大聲歡呼!

這場連綿許久的鳥雨,實在將強悍的女真兒郎折騰得夠了,現在總算是等到雨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