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7章 出關(下)(第2/3頁)

這是十三年前,本就該做到的事!結果卻咕咕咕了……

到了這時候,黑夫早就不掩蓋自己以秦始皇繼業者自居了。

“始皇帝未盡之業,黑夫繼之。”

“始皇帝未曾兌現之事,也由黑夫兌之!”

但戰爭,並不會因為世人對和平抱有期待而降臨,她需要人們去爭取,甚至要付出拋頭顱灑熱血的代價。

“戰無休而禍不息,吾輩何以為戰?”

答案只有一個:

“武者止戈!”

“故欲永偃戎兵,必先甾害絕息。”

“欲甾害絕息,必先闡並天下!”

“欲闡並天下,吾等必須出關!”

告三軍將士書接近尾聲,而這個漫長的故事,也回到了原點。

回到了秦始皇親政之時,虎狼之主對著瑟瑟發抖的山東六國,露出了獠牙……不,應該是直接回到了商鞅變法之後,煥然一新的秦軍銳士,望著函谷之東躍躍欲試!

不過那時候,士卒出關,往小了說是為了軍公爵,往大了說是為了實現歷代先君的夙願,為了實現秦君的東出之志。

“此戰,不為君王大欲,而為自己,為了讓戰爭結束於吾輩之手,讓吾等子女能男樂其疇,女修其業,再不受諸夏戰亂征役之苦!”

“邦之榮懷,非由一人;邦之杌隉,亦非獨一人可挽。望諸君勉之,與黑夫東出勘平暴亂,一同去彌補始皇帝昔日之錯,如女媧之補天!救天地之倒懸!”

“此既為《鴻門之誓》!”

……

接下來黑夫宣布了此戰的軍紀律令,又畫了張餅——他和葉氏說過的,治理天下的訣竅,在於做餅、分餅,但還有一樣沒說,那就是畫餅……

“一旦天下再度一統,田租將低至十一!”

“參加再統一之戰的所有兵卒,爵升一級,都將得到免徭役三年的特權!”

十萬大軍裏,成分雜糅,有一心想要讓自己和家人獲得真正自由的馳刑士;有被收編後洗腦的秦川青壯,如楊喜;有還想賺取更高地位和爵位的南郡士卒,如伯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如此一來,他們的所需,基本能從這《鴻門之誓》裏得到滿足。

而這一戰的主力,那些打過許多次仗,已經對爵位、榮譽,乃至於整個戰爭本身都心生懷疑的關中老兵們,也得到了一直想要的東西。

一個遲來的認錯。

而因為昨夜口嗨,以“恐眾”之罪被關在小黑屋裏的車騎司馬酒公,也蹲在門口,側耳聽著外頭傳來的軍法官大聲宣讀。

默默聽完,良久之後,這個油潑不進的老家夥才嘆了口氣。

“我沒想到,真有人承認始皇帝錯了。”

盡管等了許多年,但他心裏,卻未曾感到好受,反而更加難過,甚至在這暗無天日的地方,還偷偷擦了擦眼淚。

身為秦人,誰要是忘了始皇帝時代的輝煌和榮耀,那是沒良心。

但若說他們還想回到過去,那就是沒腦子。

軍功和田地秦人是喜歡,但不意味著能忍受無止境的戰亂。

“不過,攝政倒是說到吾等心裏了,這就是我為何要來此的緣故……”

“讓吾子吾孫,不必走上我,我父,我大父,曾祖父的老路,年年出關,歲歲分離,十七從軍,六十始歸!”

而在生死邊緣博打滾爬這麽多年,酒公又豈會看不透那一點呢:

能終結戰爭的,只有戰爭!

以戰止戰是沒有問題的,唯一的問題在於,當難得的和平到來時,是迫不及待地破壞它,開啟下一個戰亂的輪回,還是捧起和平,好似掌中脆弱搖晃的火苗,守護它,讓它休養生息,一點點變大,引燃更大的光輝。

數日後,禁閉終於結束,酒公重見天日,同袍們列著隊在等他,楊喜更是奉上了已由酒公親兵準備好的甲胄。

酒公走過去,接過了它們,看著這些年輕後生不離不棄的目光,一時間忽然想起來年輕時沖鋒陷陣唱的“與子同袍”。

他罵了一句,卻也開始穿甲,因為發福套不進去,還招呼楊喜等來幫忙。

最後,將劍放回腰間的鞘中,他心裏卻仍不服氣:“我不信攝政,他與始皇帝一樣,滿口承諾,能否兌現,卻不得而知。”

“但我會隨他東出,或許吾等也將戰死沙場,活不到兌現的那天,但我希望,吾子吾孫,能看到那天!”

永偃戎兵的那天!

踏上戎車,展現在眼前的是拔營即將東行的十萬大軍,形成了一條長蛇般的隊伍,要前往狹長的函谷,出關而去。

“這是老夫第八次出關。”

酒公對從自己身邊騎行而過的楊喜說道:

“也是最後一次,不論是生,還是死!”

“若酒公戰死了,晚輩親自護送君之骸骨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