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2/2頁)

狄青連忙扶住範寧,擺手笑道:“範督學不必多禮,請坐!”

這才算正式邀請範寧坐下,狄青笑道:“我們正在談論大宋裝備問題,不知範督學有什麽高見?”

範寧微微欠身道:“末學後進,哪有什麽高見,晚輩願傾聽各位前輩的高見!”

狄青微微一笑,“範督學見識高博,胸懷錦繡,連天子都賜給免召金牌,又何必如此謙虛?”

狄青現在可不是邊疆將領,他現在官任樞密院副使,對朝廷的一些秘聞還是比較了解,雖然範寧得到免召金牌只是少部分人知道,但狄青顯然也是少部分人之一。

周圍人都很驚訝,紛紛問道:“樞密使,什麽免召金牌!”

“此事說來話長,不如讓我們先聽聽範督學的高見。”

狄青雖然是武將出身,但也並不魯莽,他知道有些話必須點到為止,不能多傳,至少不能從自己這裏傳出去,他便不再提免召金牌之事。

“範督學,說幾句吧!”楊文廣也鼓勵道。

眾人也不多問,紛紛請範寧多說幾句。

範寧推辭不過,這才笑道:“那我就班門弄斧,隨便說幾句,說得不對,請大家多多見諒!”

“範督學請說,我們洗耳恭聽!”

範寧整理一下思路道:“剛剛楊將軍提到軍隊訓練和武器裝備是戰鬥的兩條腿,缺一不可,這個觀點我完全贊成,其實我覺得現在宋軍的戰鬥力尚可,如果和遼軍以及西夏軍沒有騎兵,大家都用步兵作戰,那贏的一定是我們。我今天先不談訓練,且聊聊裝備問題,我也很清楚,很多時候宋軍在一次戰鬥往往擊敗了對方,卻無法擊潰,因為對方高速機動,一敗就立刻撤走,然後重新整頓軍馬再戰,或許等宋軍疲憊後再戰,宋軍就會先勝後敗的情況。這其實就是一個戰爭主動權問題,因為我們在速度上跟不上對方,作戰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對方手中,何時作戰,何時出擊都由對方決定,所以宋軍才會作戰慘烈,耗費巨大,但收獲卻不大,大家都是實戰將軍,不知我說得對不對?”

範寧一席話引起了眾人的共鳴,一名大將道:“我曾經駐紮豐州,經常和越境打谷草的遼軍有小規模沖突,他們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每次都給邊境百姓帶來深重災難,我們軍隊也常常伏擊他們,但他們盔甲堅固,我們弓箭遠射不透,只能近距離和敵軍廝殺,對付一名遼軍騎兵往往要三個宋軍士兵。實際上我們每次所謂獲勝,也只是因為對方沒有搶成而撤退回去,對方傷亡極小,我們傷亡卻是對方的兩倍,所以如果我們弓弩能夠提高,能夠遠距離的射殺敵軍,我們就算是步兵,也能和敵軍騎兵一戰。”

狄青嘆口氣道:“宋軍作戰慘烈,耗費巨大,收獲卻很小,範督學說到根子上了,大宋國力強大,但每次戰爭都耗費數十萬貫,傷亡慘重,但西夏卻沒有什麽國力消耗,這就是西夏小國也能和宋軍打仗的緣故。他們打不過就後撤,等宋軍追上去,他們再繞道打擊宋軍的後勤補給,前方宋軍只得被迫撤軍,然後被敵軍騎兵伏擊殲滅,這樣的情況發生多少次了,沒有戰馬始終是大宋的一個巨大短板,不解決這個事關戰鬥主動權的問題,西夏戰事不會有成果。”

楊文廣又問道:“那範督學有什麽好的建議呢?”